• 71阅读
  • 0回复

巴西推行新经济政策后的市场形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7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巴西推行新经济政策后的市场形势
本报记者 兰才基
近一时期,巴西市场出现异乎寻常景象:物价普遍下跌,生意却十分萧条;商店里顾客稀少,超级市场往日排长龙的采购热一下子消失了。据统计,近一周内全国商品零售额下降了约80%,尽管许多商店采取大拍卖来招揽生意,不少商品,如服装、鞋子、布匹等,削价50%—70%,但仍然很少有人问津。电器和汽车等各类大商品市场,几乎没有生意。圣保罗一家由18间商店联营的电器公司,21日只卖出一个电熨斗;全国两家最大的汽车公司,大众和通用公司5天来一辆汽车也没有售出,产品大量积压,迫使两家工厂暂时停产。
金融市场情况也相类似。股票、黄金、美元价格剧跌。13日以前,1美元可换82巴币,现在只能换45巴币。黄金价格从每克1000巴币跌到450巴币。全国最主要的圣保罗和里约两大股票市场近日几乎没有做成什么交易,据那里股市经纪人说,这是开市几十年从未遇到的现象。
巴西市场形势的突变,是由于政府急速推行新的经济改革计划引起的。本月15日,巴西新总统科洛尔上任并组成新内阁班子以后,即向全国颁布了以“消灭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17项新经济措施,其目的是要以增收节支办法来压缩公共开支,实现财政平衡,同时大幅度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量,打击金融投机、偷税漏税及哄抬物价的行为,以消除通货膨胀因素,使经济和社会局势得到稳定。
这些措施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冻结流动资金和限制从银行提款,对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新措施规定,从19日起(在此之前银行停业3天),全国各行业包括集团和个人的一切银行存款,最多只能提取5万巴币(约合600美元),其余款额一律汇集于中央银行冻结18个月。巴西由于通货膨胀严重,货币每日贬值,银行实行高利率政策,因此一般人都把钱存入银行保值生息,手头尽量少留现金,日常开支包括缴费、购物以至看病,坐出租汽车多是使用支票。在正常情况下,全国货币流通量约折合1500亿美元,其中近1150亿美元为银行存款,市面的流通货币只有350亿美元。政府突然宣布冻结银行存款以后,人们普遍感到缺钱,即使百万富翁也一下子成了“贫困户”,因此市场萧条景象即刻就反映出来了。
对于政府的新经济措施,巴西各界反映都很强烈,人们褒贬不一,存有种种疑虑。目前,矛盾的焦点集中到了议会,议员们正在进行激烈辩论。在支持者和反对派之间,还有一大批持折衷立场的政党和议员,他们对这些新措施提出了上千条修改动议。按照巴西宪法规定,政府制订的任何重大政策措施,只作为临时法令加以推行,必须在提交议会表决通过以后方能正式生效,议会有权作出修改。但如果遭到否决,这些法令就将在一个月后自行失效。因此,争取得到议会大多数政党和议员的支持,是科洛尔政府顺利推行经济改革计划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报巴西利亚3月2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