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有真经还须真念经——汾阳县百货公司采访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7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有真经还须真念经
 ——汾阳县百货公司采访札记
任恩顺 尔学礼
销售疲软,资金短缺,许多企业日子难过,然而,全国商业先进企业——山西省汾阳县百货公司一九八九年却实现利税一百六十三万元,比抢购风行的一九八八年还增加百分之十二点三;库存无积压;资金周转速度居全省同行业第一。
他们有什么高招?经理殷茂林的回答是“有高招,也没有高招。”
要说高招,确实有,其中主要的一招叫“商品保本保利期管理”,就是通过一种科学方法计算出商品从货进之日起,储存多少天可以不亏不赚,多少天可以获得目标利润。过去企业凭经验指导购销,失误很多。用保本保利期核算方法,能较准确地掌握整个商品的适销限量和进货批量,基本上避免商品的库存积压或脱销断档,出现问题也在明处,能得到及时处理。这样,费用的降低、资金周转的加快、利润的增长便有了保证。那怎么又说没有高招呢?因为“保本保利期管理法”是前些年商业部向全国商业企业公开推广的管理方法,家家可用,并不是他们的发明创造,更不是秘诀。只是有些企业实行了一阵子就扔掉了,而汾阳百货公司却坚持了下来,并越用越好。这一管理方法能在汾阳百货公司开花结果,关键在于公司实行了全员风险抵押承包,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成果紧密地拴在了一起。职工有了采用先进管理方法的积极性。公司领导则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精神,组织职工运用这一方法,常年坚持不懈。用殷经理的话说,就是有真“经”,还要真念“经”。他们把功夫下在了真念“经”上。
“保本保利期管理方法”看起来挺简单,但是真的用起来确非易事。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准确地核算出成万种商品的保本保利期,并以此来指导日常的购销、经营活动,需要职工有更高的业务能力,也需要职工付出更多的辛劳。开票员要及时计算出每种商品的可储存天数,标进商品进货单,将保本期和保本最终日期登记到帐页上;负责进货的同志必须对商品的质量、品种、数量事先做出预测,以保证适销对路,不超保本期;保管员要在每种入库商品的货位上挂上白色卡片,而在其保存的最终日时,换挂黄色卡片,以示黄牌警告;售货员得对自己经营的每种货物都心中有数,要千方百计谋算销售办法,改善服务态度以便在保本保利期内将商品销出;公司领导则要随时检查掌握每种和每批量商品的保本期执行情况,并按照详细的考核办法,公正准确地实行奖罚,当月兑现。
念真“经”,真念“经”,出效益。实行新的管理办法三年,全公司库存商品适销率由起初的百分之七十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一九八八年底,公司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先进企业,去年九月,又被商业部命名为全国商业先进企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