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电视剧《蓝色国门》的创作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7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电视剧《蓝色国门》的创作特色
高鑫
军旅生活本身,是火热的、沸腾的,反映军旅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一般也注目于激烈的、充满矛盾冲突的场景。然而,海军电视剧制作中心录制的电视连续剧《蓝色国门》,却偏偏将它的镜头对准了南沙赤阳礁上只有六名战士的高脚屋,着重表现他们单调、寂寞、枯燥的日常生活,这无疑给创作本身增加了巨大的难度。但是,该剧却独具匠心地通过大海、礁石、高脚屋这单调、枯寂的自然景观,谱写了一曲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颂歌,塑造了一代青年军人的崇高灵魂。
电视剧《蓝色国门》是一部自述体的纪实性作品,它具体、生动地记叙了为保卫祖国神圣的海疆,海军陆战旅某部连长方磊奉命率领五名战士驻守赤阳礁的战斗生活。屏幕上固然展现了在这个距离敌占岛只有六海里的岛礁上,战士们面对敌机的骚扰、敌舰的挑衅、敌水雷的游弋,那种高度警惕,时刻戒备的英勇行为。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镜头指向却是表现在引而不发的备战状态中,战士们那种枯寂、单调的日常生活细节:捉蟑螂、养蒜苗、掰手腕、洗雨水浴、读报纸广告、脚趾上画小人、吃海水煮米饭……可贵的是,这些细节并非从现实生活信手拈来,更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它是经过认真挑选和精心设计的。这些出现在独特生活环境中的富有艺术生命力的细节,揭示了战士们单调、枯寂的生活形态,展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描绘了独特情境中人物的复杂心态,平添了枯寂生活中的色彩和诗意。恰如战士们所说:“苦,不怕,就是怕寂寞。”战胜艰难、危险的客观环境,固然需要力量和勇气;而战胜枯寂、单调的生活本身,更需要顽强的意志和信念。《蓝色国门》正是从这一独特的生活视角入手,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我军战士怀着“人在、礁在、国旗在”的坚定信念,战胜了单调、枯寂的生活情状,宛如六棵南沙擎天柱,坚毅地矗立在祖国南大门。
小小的高脚屋的外部生活形态是单调枯寂的,然而,生活战斗在这里的战士们的内心世界却是丰富多采的。《蓝色国门》的创作者,正是在这单调、枯寂的生活境遇中,对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做了真实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揭示和开掘。作为一名军人,他们心头牢记着军人的天职:“面对我国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我们这些军人就是要以生命的代价去守卫南沙。”这誓言,已经化作了他们的精神和血肉。但是,作为一名社会的成员,他们又无法逃脱社会进程和思潮对他们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他们的内心世界难以避免地多少带有一些生活的苦涩感:连长方磊,每次回京探亲,都切身感受到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不得不为转业后能在公司谋得一个职位而苦恼;小战士宁珂,因为参军入伍而被女友抛弃,不得不时时陷入苦闷之中,只得以吹小号解愁;战士林汉龙,早年失去父母,更是时常陷入被人虐待的痛苦回忆之中……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单调、枯寂的高脚屋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与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共着一个节奏,发出同一的音响。如果说《蓝色国门》在反映战士们战胜单调、寂寞的外部生活形态中,表现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和信念;那么,战士们对内心世界苦涩感的战胜——实际上也就是对自我的战胜,则在更深的层次上展现了他们的果敢和刚毅。
这样,六名战士聚集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小世界——高脚屋的世界。由于他们的社会处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性格气质不同,在枯寂、单调的生活中,自然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摩擦、矛盾和冲突。然而,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他们组合在一起,他们共同体味着战斗的艰苦与危险,生活的单调和寂寞,又分享着人生的乐趣和欢欣。正是在与大海强大自然力的较量和高脚屋枯寂生活的考验之中,他们对自身的价值获得了新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宁珂在大伙的帮助下解脱了便秘之苦,方磊为宁珂集雨水以冲澡,林汉龙为集体下海打鱼遇险,方磊与张玉青中秋夜话解前嫌……是南沙的海水,高脚屋外的月亮,把他们的心映照得晶莹、透亮。战士们思想的转变,性格的铸造,情感的升华,标志着他们向着真、善、美的崇高精神境界做了新的登攀。在驻守南沙的战斗经历中,正是这“生死与共,相濡以沫的战斗生活”,使他们深悟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是多么难得,多么宝贵”的生活真谛和人生哲理。所以才在这高脚屋小小的人生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猛醒,促人奋发的生活活剧。
小小的高脚屋,矗立在浩渺无垠的大海之上,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然而,《蓝色国门》却采用多时空闪回的艺术手段,透过战士的主观视角,突破了高脚屋小世界的局限,使它与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我们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有机地融为一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