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把干部下基层的工作切实抓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8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把干部下基层的工作切实抓好
本报评论员
今年以来,一大批党政机关干部按照中央的要求陆续下到基层,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这说明,中央的这个措施是深得人心的。当前,下去的单位和人员很多,要组织好,明确规定下去的任务,并要随时注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把这件很有意义的事切实办好。
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目的是联系群众、了解情况,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绝不能给基层添麻烦、给群众增加负担。为此,各级领导对这项工作要有统一安排,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一般,以免有的地方和单位整天忙于接待工作组、调查组,而有的地方和单位则无人问津。对下基层的干部要加强指导,思想上作风上要严格要求,避免放任自流。每个干部都应把下基层,看作是人民公仆的本分,在生活上不提过高的要求,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
在基层,各级干部应当诚心诚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热情宣传、解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协助当地搞好形势教育,做好思想工作,同时应当把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当做自己应尽的责任。有些基层单位的同志反映,上级部门三番五次下来了解情况,但事后并未见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问题,这使他们很失望。有些地方的领导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在组织干部下基层时,围绕着办实事、见实效总结出多种形式,比如:领导带队,按系统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办公;根据农时或生产周期的需要,组织季节性的服务队下基层;按系统由主管部门派出得力干部到基层挂职;派一部分党务干部下去,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建设等,这些办法效果不错,受到群众的欢迎。这方面的经验应当继续总结、推广。对那些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做出入情入理的说明,一时回答不了的问题,应向上反映。千万不能调查半天连个回音也没有。
当然,对于办实事,也不应作狭隘的理解,不能认为只有批钱批物才算办实事。某些掌管财权、物权的干部,到基层不能充当“财神爷”的角色,更不可厚此薄彼,搞庸俗的“关系学”,而应当以大局为重,慎重权衡,秉公办事。基层单位的同志也应该认识到,某些困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不可对下基层的干部产生依赖思想和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