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科隆果菜批发市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8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联邦德国通讯

  科隆果菜批发市场见闻
本报记者 江建国
一年四季,联邦德国各地的超级市场里和街头总是摆着各种鲜嫩的蔬菜、瓜果,散发着阵阵清香,十分诱人。如果不看价格的起落,从这里找不到季节的差异。最近记者到科隆采访了名为“大市场”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和设在这里的市场管理局,探究了一番西德市场的运转机制。
科隆果菜批发市场建成于1940年,占地23万平方米,名副其实是个“大市场”。它的售货大厅内,各批发公司划地为界,设立起整齐的摊位,陈设着来自国内外的各种瓜果蔬菜,摩洛哥和西班牙的柑桔、哥伦比亚的香蕉、新西兰的猕猴桃、西德的生菜、法国的芦笋……,一箱箱摆放整齐,并标明产地、等级、数量等等。各种果菜都很新鲜。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这里就车水马龙地喧闹起来,零售商们进来看样购货,然后把一车车鲜菜运走。等大小商店一开门,家庭主妇们就可以挑选蔬菜充填他们的菜篮子了。这个批发市场是西德最大的4个蔬菜批发市场之一,年批发量达100万吨,营业额在10—20亿马克之间,供应方圆100公里居民,最终消费者高达800万人。
这个大市场,地点好、交通便利。几条高速公路经过这里,对于生产者和进口商来说运输方便;销售条件好,以科隆为中心的中小城市密布,消费者集中。铁路支线有12条铁轨直通大市场,每天几百节车皮出出进进,而且与国际铁路快速运输网直接相连,北上?堡港,南下慕尼黑,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农产品也可直接运到这个大市场。这里服务设施配套成龙,银行、邮局、海关都在此设点,批发公司的办事处一个接一个,以种种先进方便的通讯设施与国内外保持着联系。运输公司、包装公司也都在这里安营扎寨。为了保持蔬菜新鲜,少受损耗,冷冻冷藏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容量达几万立方米的冷藏库,供批发商使用。可以看出,从订货、运输、包装、储藏等各个环节,安排得都较周到。
市场的运转关键在于管理。科隆市场管理局的文德尔先生向我介绍了他的任务。他说,这里有150家批发公司,还有几十家包装公司、运输公司,工作人员总计约3000人,其中既有130人的大公司,也有两个人的夫妻店,联系着远近几千个零售商。市场管理局所要管的,一是产品卫生标准。联邦食品局在这里驻有经过国家认可的专家,按照欧共体统一标准监督这里的农产品质量,如是否有害虫,是否包含有害健康的物质;二是检查产品规格和等级是否合格。按照规定,所有农产品都要在包装箱上标明产地、规格、等级、单位重量等;三是监督批发市场内部秩序,如摊位使用、交通、卫生等。市场管理重要的是公平,比如售货大厅某个摊位空出来了,几家批发公司都想要,该分配给谁?市场管理局要从丰富供应品种的原则来作出决定。
除此以外,市场管理局还管理着市内40个露天蔬菜市场内的1000个零售商,任何一个零售商都必须在摊位上方大字标出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及时交纳租金、服务费,收摊后还要将场地清理干净。有专人每天对产品质量和卫生进行抽查。我问他,在批发零售种种环节上有无以次充好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他说这种情况在大市场内很少发生,因为谁骗上别人一次,他声誉就完蛋了,别想在这里站住脚。当然,对零售商监督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一旦发现,就会对他们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