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举行记者招待会 钱其琛外长答中外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9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举行记者招待会
钱其琛外长答中外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外交部部长钱其琛今天下午在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姚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当前的国际形势,中国和苏联、美国等国家的关系以及其他国际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这次记者招待会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塔斯社记者问:今年,李鹏总理要去苏联访问。这次访问的目的是什么?李鹏总理什么时候去苏联?中国方面希望这次访问达成哪些协议?中苏关系发展的前景如何?
钱其琛答:去年5月,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向中国领导人发出了访苏邀请。李鹏总理就是应邀对苏联进行回访的。访问的时间是在4月下旬,具体日程双方正在商定之中。我们希望这次访问能够对两国正常化以后的关系作进一步推动。在经济方面,在有关减少边境驻军方面,以及其它的合作领域,都希望能达成一些协议。我认为,中苏两国关系的前景是良好的。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问:一年前也是这个时候,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您说英国方面向港人发护照的问题是英国方面要考虑的事情。现在,您又说中国不承认英国给香港人颁发的护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答:中英联合声明的附录非常明确地指出,所有香港的中国同胞,无论是否持有英国属土公民的护照,都是中国的公民。按照中国的国籍法,定居在中国领土上的中国公民,如果要取得外国的国籍,首先需要申请批准放弃中国的国籍。在他们获得批准放弃中国国籍以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当然不能享受英国的领事保护,这是理所当然的。
中国日报记者问:自从去年5月中苏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的外交和军事专家小组的谈判一直在进行。请问,中苏边境形势目前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对亚洲和世界战略形势有何影响?
答:在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一直在进行关于减少边境地区双方军事力量和增加信任的一些措施的谈判。现在主要讨论的,是边境地区双方减少军队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能够减少到符合两国正常关系的最低水平。现在讨论的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些基本原则。中苏边境地区目前的形势是稳定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现在黑人领袖曼德拉已被释放,非洲的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已宣告独立。请问,中国是否准备调整对南非的政策?中国同南非的关系是否将有所松动?
答:我们欢迎南非当局释放曼德拉的举动,也欢迎他们宣布允许非洲人国民大会和泛非主义者大会进行公开活动并与之对话的许诺。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最根本的是南非当局没有放弃种族隔离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可能和南非发展各方面的关系。
中央电视台记者问:现在国际上有许多人认为,目前世界裁军的重点在欧洲,但是位于亚洲的中国人也同样关心自己的安全问题。请问,我国政府对亚太地区的裁军问题有何评论?
答:裁军的重点现在在美苏之间以及两个军事集团之间,在欧洲,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裁军也不仅仅限于这样一个范围。在亚太地区,美国、苏联都集中了相当大的军事力量,应该说,对这一地区的安全和稳定还是一种威胁。所以,我们也主张美苏能够达成就在亚太地区减少他们的军事存在的协议,在这方面的裁军也应该进行。
西班牙记者问:最近,中国领导人经常警告要警惕和平演变。和平演变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与东欧的形势有什么联系?
答:“和平演变”这个词并不是我们发明的,而是杜勒斯发明的。他当时认为,要改变中国的革命,现在不可能,要用和平演变的方法在第二代、第三代来实现。我们当然要警惕这一点。中国的革命是要进行到底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也必须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警惕这一点是很自然的。
洛杉矶时报记者问:您是否能评价一下目前的中美关系、关于布什总统目前所面临的政治压力、方励之的问题以及美国是否继续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问题?中国方面是否打算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气氛,从而使布什总统能够更好地促进美中关系?
答:我们一贯重视中美关系。我们愿意中美关系沿着正常的轨道向前发展。我们也赞成布什总统曾经谈到的他愿意使中美关系恢复到正常轨道的态度。但是方励之的问题,是由于美国驻华使馆违反国际法对他加以庇护所造成的。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美国采取主动。对方励之这些人来说,他们的出路是迷途知返,赶快认罪。最惠国待遇问题,是中美建交后不久,两国签订的贸易协定中规定的一种互惠条款。现在美国国会某些人提出要改变这一点,停止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如果这样做,将会大大损害两国的贸易关系,使两国关系出现大的倒退。中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我想美国人民、企业界、政界以及一切有识之士,包括美国政府在内,也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希望美国方面能作出明智的决定,不要做出使两国关系倒退的事情。
台湾联合报记者问:北京当局对台北的“弹性外交”一直抱着非常疑忌的态度。如果台北当局愿意与北京当局进行交换,就是台北当局愿意放弃它的“弹性外交”,然后北京当局能够在国际上对台湾减少压力,从而让台湾在国际社会上有一个生存的空间。北京当局对这个问题持什么态度?如果同意这种做法的话,有什么条件?如果不同意的话,原因是什么?
答:我们反对“弹性外交”的原因,是台湾当局想通过“弹性外交”来破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同中国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也是违背台湾当局坚持声称的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的。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涉及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个原则问题。(⑴⑶)
我想台湾当局在一些场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参加一些国际性的民间活动,如经贸活动、运动会等。但是,如果要搞“弹性外交”,或用重金收买,我看,连台湾人民也不会答应。这样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香港电台记者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之后,中英关系会不会有进一步发展?另外,英国给五万个香港居民家庭发放居英权护照,这会不会构成对中英关系发展的新障碍?
答:中英关系正在逐渐改善,应该说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香港基本法通过后,我认为中英关系是会进一步改善的。关于居英权问题,英国方面多次向中方解释,说居英权是为保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我想请大家仔细地读读香港基本法草案,这是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制定的一部法典,它是以保证香港稳定繁荣为目的的。香港只要有生意可做,有钱可赚,人才、资金就不会外流,即使外流了,也还会流回来。我们对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充满信心。外国企业家可以到中国内地投资、经商,为什么不能去香港特别行政区投资和做生意呢?如果认为有了居英权才能够使香港稳定和繁荣,那么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有这个问题,可能使得香港内部发生分裂,影响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问:目前中美关系陷入僵局。最近从华盛顿的报道可以看出,布什总统越来越感到失望和沮丧,因为中国方面没有对美国打破僵局的努力予以适当的回报。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如果您不同意,您能否举例说明,去年6月以来中国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答:我想布什总统也不会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布什总统多次讲过,他所作的努力,中国方面也作过许多的反应。他曾经列举过。我想,你可以查一查。
保加利亚通讯社记者问:我觉得中国官方报纸的报道对东欧问题的看法与你们内部的讲话之间有一定矛盾,例如上海的报纸就有这类讲话。您是否能够澄清一下,中国领导人如何评价东欧的变化?我们东欧国家是否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牺牲品?
答:东欧的局势变化很快,我们很难作准确的判断。现在我们还要观察。当然,对别国的情况表示关心是应该的,但对别国发生的事情随便加以评论、指手划脚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认为,所有这些事情都是东欧国家的内部事务,由他们自己作出判断比我们作出判断更好。
捷通社记者问:您如何看待国际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答:联合国的人权宣言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性文件。联合国的许多关于人权的公约,中国很重视。自从1980年以来,我们陆续参加了七个人权公约。1982年以来我们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我们认为,关于人权问题,一方面是应该防止大规模的破坏人权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反对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由于许多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人权问题上,具体的含义也不一样。例如有的国家鼓励生育,生孩子越多,奖励越多;而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是鼓励优生优育,这与别国显然有所不同。如果把这样的问题当作人权问题,那不就天下大乱了吗?我想,如果美国的人口增加五倍,那么美国的国会议员们讨论这个问题时就会有不同的观点。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问:两个德国的统一已经提上日程,请问您对朝鲜的统一以及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有何看法?
答:中国认为,祖国统一大业是早晚要实现的,朝鲜人民也认为他们国家的统一早晚要实现。但是,这并不等于用同样的方式来进行。
合众国际社记者问:去年北京的事件之后,中国说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制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是西方新闻界造谣和不准确报道的结果。现在,事情已过去十个月,中国有充分的时间向各国解释自己的立场,介绍真实的情况。为什么中国解释自己立场的努力没有成功,问题何在?
答:西方一些国家在一两天之内就作出了对中国制裁的决定,我想这种决定只能是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作出的,不可能有更多的材料和依据。但是实行制裁容易,解除制裁则比较困难。
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问:中国领导人最近经常讲,有一些国际上的敌对势力攻击中国,似乎是国际上有这样一种阴谋,要推翻中国的制度。但是我问了很多人,也没有搞清楚这指的是谁,是哪个国家,什么人,有多少人?您是否具体讲一下,所谓的敌对势力指的是什么人?
答:不喜欢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人很多,我想也可以理解,因为对任何事物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表示喜欢也好,表示不喜欢也好,都没有关系。所谓敌对势力就是说,因为不喜欢就采取政治上的压制、经济上的制裁等办法,要让你屈服,让你改变政策,要干涉你的内政。如果这样做,当然是一种敌对的态度。所以,喜欢不喜欢是一回事,干涉不干涉内政又是一回事。
苏联消息报记者问:中国在评价裁军问题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到美国与苏联之间的裁军。请问,中国是否打算参加到世界裁军的进程中去?
答:美、苏两国都拥有对对方直接进行毁灭性打击的核武器,当然他们两家应该是裁军的主要对象。中国有一部分裁军是主动进行的。80年代最大的裁军,就是中国军队裁减了100万人。另外,中苏两国正在商讨减少双方边境地区驻军,这也算是参加了裁军,当然这属于边境地区的局部裁军。中国作为一个核国家,从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中国政府在拥有核武器时,就向世界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而且主张全面禁止、彻底销毁核武器。在美、苏两国大幅度地裁减他们的核武器,而且停止生产、试验、部署新的核武器的条件下,中国也可以参加有所有核国家参加的或主要核国家参加的各种国际裁军活动和裁军会议。
中国新闻社记者问:你能否说明一下,自从布什总统特使去年访华以来,中美关系到底有些什么新的进展?解决目前的困难,双方应该做些什么?中美关系的前景如何?
答:我想布什总统两次派特使到中国来,同中国领导人会谈,这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会谈增进了双方的了解。这并不是说双方没有分歧,而是说尽管存在分歧,仍然可以找到共同利益之所在。中美关系要发展,要严格遵守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严格遵守三个联合公报中所阐述的各项原则立场。
新华社记者问:最近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表示日本政府很重视对华关系。请问,钱外长对中日关系前景有何看法?在近期内,中日关系能否有大的进展?
答:我对海部首相关于中日两国关系应该搞好的见解很赞赏。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双方做出努力。特别是日本是西方七国一员,多少要受到一些约束。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从地理位置来讲,从文化传统来讲,从我们最近一个时期合作的情况来讲,应该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希望有更好的发展。现在,两国之间各个方面的来往正在增加。希望这能导致中日关系尽早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附图片)
3月28日,钱其琛外长举行记者招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出的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问题。 本报记者孟仁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