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为稳定经济献计献策——政协工商联小组讨论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9
第3版(两会新闻·体育)
专栏:

  为稳定经济献计献策
——政协工商联小组讨论综述
本报记者 袁建达
政协工商联小组的委员们在几天的讨论中,积极为稳定经济献计献策。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有会员50多万人。工商联的政协委员对经济工作十分熟悉。
全国政协副主席、工商联副主席王光英说:“做经济工作一定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决不能用行政命令指挥经济活动,否则必然受到惩罚。”王光英认为,上级领导对企业的审查、审计和其它管理都是必要的,但一要讲究方式方法,二要讲求实效,千万不能影响企业的正常业务活动。企业也不能老是忙于应付上级的检查。
稳定经济,要尽快解决当前生产、流通、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增强调节功能。黄凉尘委员就此提出几条建议:适当拨出资金,由国营商业部门把适销对路的日用工业品收购储存,同时扩大城乡市场销售;运用价格杠杆,进一步活跃市场;采取措施清理“三角债”。
刘鹤章、经叔平两位委员提出,稳定经济还要注意稳定政策。前段时间一些地区“倾斜政策”走红,向乡镇企业倾斜,大中企业叫不平;向大中企业倾斜,乡镇企业又叫苦。政策要保持稳定,政策摇摆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王范委员说,制定农业政策要因地制宜。南方人多地少,东北地广人稀,差异极大,政策不能搞“一刀切”,否则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梁尚立、孙孚凌委员认为,对外开放,必须重视改善投资环境。硬环境要改善,软环境更要改善。还需要培养一批熟悉对外开放政策和国际惯例的专门人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