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中国农工民主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30
第3版(两会新闻)
专栏:中国民主党派简介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主要由医药卫生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所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的特点,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与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
1927年5月,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鉴于武汉中央决心背叛革命,为了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酝酿组织新的政党。1930年8月9日,他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了反帝反封建反蒋的纲领《我们的政治主张》,选举了中央干部会,由邓演达任总干事,在华东、华北、华南一些省市开展组织活动和政治活动,准备武装夺取政权。1931年11月底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为适应“九·一八”以后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提出了“倒蒋抗日”的行动纲领,先后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战和福建人民政府。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首先响应,于同年11月10日在九龙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以反蒋联共抗日为总方针,通过了《临时行动纲领》,主张团结全国,对日作战,土地革命,实行民主。推选黄琪翔为总书记。会后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推动抗日而努力。1941年3月,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与盟内的爱国民主力量一起,坚持争取民主宪政,团结抗日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参加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坚决反对并拒绝参加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
1947年2月3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易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选举章伯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彭泽民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会后配合解放战争,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和开展军事活动。1948年5月响应中共关于召开新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农工党领导人和其他党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表了《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后参加了筹备新政协的工作。同年9月,农工党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新中国成立后,农工民主党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全党,以《共同纲领》为行动纲领,制定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积极参加国家事务管理、政治协商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各项政治运动,推动成员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结合实践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1958年11月,改全国干部会议为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季方为主席团主席。
在新的历史时期,农工民主党于1979年10月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农工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业已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指引下,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互相监督,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事管理以及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农工党党员当选为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有1139人,担任全国和地方各级政协委员的有4138人。农工党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对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和振兴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协助中共和政府贯彻落实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为统一祖国开展各项活动;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医疗、科技咨询服务,举办业余教育,组织智力支边,开展同“三胞”的联谊活动等等,发挥了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987年1月举行九届三中全会,接受了季方恳辞中央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周谷城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88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农工民主党目前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有成员46000人,中央机关刊物是《前进》月刊。现任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周谷城,中央委员会主席卢嘉锡,中央咨监委员会主席沈其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