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现代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记奋战在上海三十万吨乙烯工程的建设者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1
第1版(要闻)
专栏:重点工程巡礼

  现代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记奋战在上海三十万吨乙烯工程的建设者们
江达 郭凤霞
编者按:当一个个大型建设项目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时候,它们的建设者创造的不仅是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上海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者的精神风貌中,我们看到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扬,看到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希望所在,这篇报道读来令人感动。
我们搞建设,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克己奉公的精神永远不能丢,这种精神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战胜困难的法宝。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展,我国工人阶级的这种优秀品质,一定会在我们全民族中更加发扬光大。
艰苦创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面对现代化的生活生产环境,又如何赋予艰苦创业以新的内涵?
“走出民族工业建设的新路”
1978年冬,瑟瑟的芦苇在寒风中摇摆着。南京扬子江北岸,放置着无数个钢铁铸成的庞然大物。这就是从日本引进的第四套乙烯设备。
风去潮来,庞然大物默默地承受着,由于拿不出钱来建设,就这样,过了6年……
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两岸。一个大胆而富于开拓精神的想法成熟了:走出一条基本建设改革的新路,重点项目不吃国家投资“大盘子”里的饭,靠企业自己借债建设来救活乙烯工程。
这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从资金来说,仅金山建设的30万吨乙烯三套装置,就需资金近20亿元。借用国外银团资金,也等于把自己投入了国际金融市场,一旦不能按期还本付息,严酷的“伦敦法”,就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
自筹国家计划外物资,都是计划外议价的,光工程用的水泥就达24万吨,等于一座中型水泥厂10年的产量,各种钢材共需要10.5万吨,等于一座中型钢铁厂的年产量。这么多物资,到哪里去找?
在上海石油化工总厂领导决策会上,党委书记周公侠道出了金山领导层的心声:“我们这么大国家,只有100多万吨乙烯,现在国家每年花68.6亿美元买进485万吨乙烯合成材料,等于每年损失3套30万吨乙烯设备。真让人心痛!就是6万人3年拚死拚活,能为民族工业建设走出一条靠企业建设的新路,我们也认了……”
那年冬天,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前往锦江小礼堂主持全市各行各业支援30万吨乙烯工程的动员会。他的手臂上缠着白色纱布,在大家惊奇和关切的询问下,江泽民笑哈哈地说:“我昨天出了车祸。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福,我就托给30万吨乙烯工程了。只要你们把工程搞上去,我这次就算没白撞……”在场的干部听后无不为之动容。
1987年5月10日,乙烯工程正式投入建设!从此以后,10万金山人天天念着30万吨乙烯,惦着每天40万元利息。他们,真正组成了与国家和企业共命运的集体,在新的创业征途中,风雨同舟。
摆开阵势 背水一战
1989年的春天,是个不平静的春天。30万吨乙烯工程陷入最困难的时刻。流动资金没了,帐面上只剩下7000元;材料没了,聚丙烯、乙二醇工地停工待料;工程已进行到一半,北京会议又传来消息,乙烯装置再度引起争议。最先感受到阵阵寒意的当然是金山的决策层。总厂厂长王基铭急中生智:纵有千难万难,还有我6万职工,10万家属,天无绝人之路!
2月16日,王基铭在全厂基建会议上动了感情,他眼眶湿润地说道:“再有一年时间,30万吨乙烯工程就能出效益了。我们这个母鸡,现在蛋已经在屁股底下能摸到了,这节骨眼上,再一刀抹了脖子,该有多可惜啊!我王基铭哪怕就是卖掉家里4大件也要把乙烯工程搞上去!”
一番话,震动了在座的400名干部。掌声骤然响起。
几天后,两个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女孩大着胆子走进了办公室,她们向王基铭厂长行了少先队队礼,随即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白色的塑料袋,稚声稚气地说:“王伯伯,听说30万吨乙烯这只母鸡没米吃,我们石化四小的全体红领巾,献上503.85元压岁钱和零用钱,给母鸡喂把米,让它快点生下蛋。”王基铭心头一热,浑身震颤起来。从那以后,王基铭只要一提起金山的小朋友,便会本能地涌出眼泪。
紧接着,退休老干部把家中多年的积蓄寄来了,有的职工把献血的营养费也送来了。公安干警、科技人员,甚至连待业青年也纷纷解囊相助,一个月内就筹集到1200万元。1200万元只占所需资金的1.5%,但是它所表达的对石化事业的忠诚与支持,却是无法估价的!
乙烯工地上,施工力量不足。维纶厂电气车间几名党员致信总厂党委,倡议:下班后到乙烯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从4月份起,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机关干部、幼儿园老师、大中专学生、医院护士纷纷带上安全帽,扛起铁锹组成了支前大军。
去年5月19日,正值动乱之际,外面有人在游行,石化总厂却在召开有1800多名干部参加的决战30万吨乙烯誓师大会,成立了思想政治、生产准备、物资供应、生活服务四个指挥部。王基铭出任总指挥。全厂上下摆开了背水一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阵势!
6月4日,北京发生反革命暴乱。一名日本技术人员一边带着耳机收听电台新闻,一边惊讶地问工地上的工人:“你们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难道你们一点也不知道吗?”一位安装工人答道:“我们工人的天职是在工地上,把30万吨乙烯搞上去就是最大的事。”
几天之间,工地上100多名外国技术人员一下子全部被紧急召回了。石化总厂的干部工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在外国专家撤走后,更加忘我拚搏。3个月后,外国专家回到现场一看,他们惊叹了:“想不到我们走了,你们的工程进度反而加快了。只可惜,我们今年没吃上你们的中国粽子。”
“学人家不短志,超人家不傲气”
“学人家不短志,超人家不傲气”,这是乙烯工地上人们常说的一句话。
如同施放卫星火箭升空一样,乙烯工程的最终考验是装置开车拿出合格产品。金山乙烯工程,好心的人们担忧,设备闲置最长,建设工程最短,这些统统都会在开车中见颜色。怎样才能确保开车一次成功呢?
乙烯车间助工刘谷平,硕士研究生路儒权在戎光道副厂长、车间主任吴曙敏的带领下,研究着乙烯装置开车方案。翻开世界记录,在同类装置和有乙烯开车条件下,新加坡最快38小时,西方鲁姆斯开车专利,最快的也要24小时。总公司为使金山开车能够保证不出事故,开出质量,希望他们不要赶时间,能在6天内开出来就行。
在乙烯厂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日本东洋公司开车总代表星井皱紧了眉头倾听着一个粗眉毛青年的发言。乙烯车间助工刘谷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倒开车方案,希望能充分利用老厂优势,在正式投料之前先让各种物料提前到位,提前暴露矛盾,并可及时捉漏,发现隐患。这种开法国内尚无先例。星井不相信一个30来岁的中国青年技术员能创出奇迹。他立即不容置疑地否定了。刘谷平的发言却引起了中方技术人员和厂领导的重视。会后,他们立即组织力量对刘谷平的提议进行论证和分析。为了回答日方提出的问题,经得起理论和实践的考验,各路大军搞起了“地下”攻坚战。每天晚上,刘、路两人回家把孩子哄睡后,就跑到集体宿舍研究起来,常常干到凌晨二、三点。
路儒权家楼下住着一个车行的小老板,他看到小路每天忙忙碌碌,眼熬得通红,还以为他缺钱用,在搞第二职业,就劝他到车行帮忙,一天20元。路儒权憨厚地笑了,连忙摇摇手。他说出来小老板也不会相信的:他们要攻克的是一个世界技术“堡垒”。
在科学面前,倒开车方案终于被日本专家接受了。
1989年12月10日,30万吨乙烯装置投料开车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国内外注视着,石化总公司、上海市领导关心着,10万金山人更是激动而又焦灼……
人们视线的焦点,从四面八方聚向上海石化总厂新生的乙烯厂指挥现场,上海市朱镕基市长来了,总公司盛华仁副总经理一下飞机便直抵指挥部……
成功啦!11日清晨5时45分,乙烯厂沸腾了!仅用16小时15分钟,乙烯装置产出了合格产品。石化“王子”诞生了!星井先生高兴地蹦到刘谷平面前,像祝贺世界冠军一样。几天几夜没合眼的金山人,都情不自禁地扭过头,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个个泪流满面。
要是那像森林一样浩瀚密集的管道、罐塔会唱歌,一定献上一支最美的赞歌!这是金山人科学态度的赞歌!
“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人的奉献换来的”
金山人说:现代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用现代工人的奉献换来的。
在乙烯工地上,有一支由陆相高率领的60人的“王牌”球罐焊接队,其中不少是女焊工。他们从去年8月至今,为赶工期,没休元旦,没休春节,建国40年大庆也没有休息,整整干了7个月了。
去年8月,球罐队拼焊6只纯水球罐,工期需要3个月,可工程节点硬要提前一个月完成,工人们只能三班作业。盛夏8月,流火遍野,望着刺眼的大地和建筑材料,日本专家直摇头,不是小看中国人,这么热的天,动物都受不了。可是,我们的焊工们硬是冒着烈日钻进了炙热的球体内。领导送来了盖头用的湿毛巾,搬来了鼓风机。但风,只能吹在外围,电焊口不允许有风。一支焊条下来,焊工们大汗淋漓,满脸通红,直喘粗气,可大家谁也不退后,都抢着焊。在场的日本专家感动了,他们每人拿着一听“雪碧”易拉罐,站在梯子旁,见一个下来,鞠一个深躬,然后递上饮料。
江南的油菜花又开了。去年菜花黄盛的时候,安检公司小朱收到了妻子的四川来信:“生了个儿子重7斤8两,长相和你一个熊样,回来见了准喜欢。……”憨厚的小朱拿着信,兴奋得“冒傻”,悄悄奔回宿舍,挥笔复信:“……工程走不开,明年油菜花开,儿子一周岁的时候,我一定回来抱儿子。……”
开动员会的那天晚上,小朱在被窝里怎么也睡不着,他哭了,他想见妻子,想见见儿子,讲好了油菜花开回家的。可是现在……
其实,没有人不让他探亲,但小朱觉得不能这时候走,他是副组长,要做个样子。
第二天,小朱又穿上树皮一样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上工地了……
金山石化建筑公司,担负着整个乙烯工程的土建任务,号称一万雄师。这支转战南北的建筑队伍,家庭大部分都散在江浙沪一带农村。工程建设离不开他们,但家里的责任田也有他们的责任。
蛇年的秋天又到了,农妇们盼哪盼,可就是没有人回来。职工黄根发的爱人收到信,才知道,工地上正在抢建,丈夫参加“敢死队”了。一看这几个字,爱人都懂了,赶紧背起孩子,扛上扁担走向田间。可是,才干了两天,她就晕倒在稻田里。邻居帮她请来了收割专业户——“麦客”。
而黄根发那“敢死队”用82天时间干了4个月的活,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完成7公里长的乙烯缆沟施工,2天3夜抢出150米高的烟囱基础……工程赶上了进度。祝捷会上,黄根发的奖品是一只6元钱的白色搪瓷脸盆,上面写着红色的“奖励”二字。
石化建筑公司经理陈伯良说,像这样家里雇人种田,损失100元至1000元的职工,有三四百人。
1989年春天,乙烯厂领导盘算着怎么向那些家属们表达谢意。厂长孙学才和书记许玉进一合计,拿出厂长基金,用孝敬老人的规格,给一些家属送去了一支人参。除夕之夜,许多妻子、母亲、父亲看到厂长书记捧着一根扎红丝带的人参走进家门,听到一声“对不起”的问候时,都掉下了眼泪……
30万吨乙烯工程如今终于打通了全流程,一座座巍峨的装置像巨人般屹立在杭州湾畔。
有人提议,应该建一座碑,一个个刻下建设者们的姓和名,以教后人;有人提议应该为他们写一本传记,或拍一部电影。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
他们也无须这样做。他们亲手建起了上海石化总厂的第三座金山——30万吨乙烯工程本身,不啻是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这座丰碑,记载了改革年代我国工人阶级光彩耀人的精神面貌,使我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百世流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