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一手抓“扫黄”一手促繁荣——人大代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访谈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2
第3版(两会新闻·体育)
专栏:

  一手抓“扫黄”一手促繁荣
——人大代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访谈录
本报记者 李杰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我认为这一点非常准确、非常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常香玉在北京饭店住处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这样说。常香玉是来自河南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说:“去年‘六·四’以来,党中央抓了许多得民心的事,‘扫黄’就是一件。这次人代会上,一位代表问我,你几次提出要救救孩子,现在不提了吧?!我对他说:‘对’。但仔细一想,还得提。我认为,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一手抓‘扫黄’,一手促繁荣。只有出了好书、好戏、好歌曲、好节目,文艺才能繁荣。”
她就如何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戏曲文艺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戏曲要繁荣,关键在领导。”她说,“这是我几十年来亲身体会到的一条经验。当然,这并不是要求领导都当内行,只是希望领导关心演员、关心戏剧、关心剧团。建国后的头17年,我国戏曲呈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就与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重视有直接关系。周总理对戏曲和文艺工作者的关心更是有口皆碑。在人代会或文代会期间,他曾多次把我们许多剧种的名演员接到家里作客,在非常亲切的气氛中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戏曲艺术的问题。所以,那时许多主要演员都争着上演新戏、好戏。”
常香玉说,戏曲要繁荣,需抓好三个环节:节目、剧团及人才(演员、作家和导演)。
“要繁荣戏曲,剧团最好采用什么样的体制?”常香玉思考片刻后对记者说:“我们国家有几百个剧种、几十个民族,如果按一种模式办剧团,那就会削足适履。因此,应当根据各地、各剧种的实际,可以由政府办团,允许以各种承包形式办团,也可以和企业联合办团。近年来,河南省剧团体制改革已对繁荣文艺产生了重要作用。例如许昌市豫剧团实行经济包干和团长负责制,这几年连续出了三个现代戏,其中《倒霉大叔的婚事》曾誉满京华,还被拍成电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