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3
第3版(两会新闻)
专栏:中国民主党派简介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是由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是与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
台盟的宗旨和纲领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广泛团结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实现祖国统一,为台湾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台盟是继承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在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人士,根据当时台湾人民的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的要求,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作为名称,于1947年11月12日(即孙中山先生诞辰)在香港成立。台盟成立后拥护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高举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旗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联合国托管台湾”和“台湾独立”,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阴谋,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主张实现人民民主。1948年5月,台盟发表声明,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9月,台盟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台盟由一个地方性的政治组织成为中国的一个民主党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台盟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并进行民主监督。台盟不少负责人和成员担任了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的领导工作,台盟约有1/3的盟员被选为全国、省、市、县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40年来,台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国家的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做为自己的任务,在反帝爱国斗争,在巩固人民政权,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实施,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及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台盟一方面代表台胞的利益,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号召和推动盟员和所联系的台胞,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台盟关心台湾的前途,关心台湾人民的利益。台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台盟一贯主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神圣不可分割,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反对任何外国侵略台湾;一贯支持台湾人民争取民主权利,反对国民党当局对台湾人民的压迫。1956年台盟与中共及各民主党派一起发表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联合声明。台盟声援了台湾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祖国统一新阶段的开始,台盟拥护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不断地反映海内外台胞的意见和建议,在为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参与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形势的发展,台盟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和互相了解,为促进以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1987年11月台盟第四次全盟代表大会确定的台盟当前有关台湾的主张和行动纲领是: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原则,争取用和平方式实现台湾和大陆的统一;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广泛联系台湾岛内外各界人士和各方面政治力量,沟通往来,共商国是;促进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和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交流;促进和平谈判的实现;以及支持台湾人民争取民主、维护切身利益、为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台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致力于完善和发展业已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继续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台盟在1979年10月、1983年11月、1987年11月,先后召开了第二、三、四次全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修改了章程,确定了台盟的方针任务。
台盟中央迁到大陆后初设于上海,1955年迁至北京。在台湾同胞较集中的13个省、市设有地方组织。盟员大多数是台湾省人士中的知识分子,有教授、医师、研究员、工程师和政府机关领导干部等。
台盟历届主席为谢雪红(女)、蔡啸、苏子蘅。第四次全盟代表大会选出中央委员会和评议委员会,推举苏子蘅为台盟中央名誉主席;改主席制为主席团制,主席团第一任主席林盛中,第二任即现任主席蔡子民,评议委员会主席为李纯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