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偏师借重高科技——沈阳市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探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4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偏师借重高科技
——沈阳市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探索
新华社记者 姜敏
中国的经济振兴将依赖于科学技术。素有“机械城”之称的沈阳市,在传统产业面临的困境中勇于探索,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来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以创办“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嫁接”、转产高新技术成果的实际行动,来迎接跨越世纪振兴的新曙光。
传统产业的抉择:出路在科技
辽宁中部的重工业城市被称为中国的鲁尔,沈阳则是这一地区的心脏,进入80年代后期,沈阳面临一个令人焦虑的现实。
在过去的10年中,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之一的沈阳市,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无锡、苏州、常州等中小城市。1988年,沈阳市工业总产值已从50年代的“亚军”位置、70年代的第4位退至第7位。
1989年,面对着以治理整顿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大调整,沈阳市亏损企业比上一年增加了60%,亏损额增加1.3倍。
一连串的数据表明,沈阳市的产业在传统技术上徘徊,产品在低技术上繁衍的状况成为长期困扰沈阳经济发展的症结。
技术上的劣势使沈阳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苦力”状态。沈阳素称“机床之乡”,可是五六十年代的“母机”下不了80年代的“金蛋”。许多出口机床实际上是廉价出口我国也十分短缺的钢材。外商只要在机床上安上电脑系统,转手就卖大价钱。
传统产业的出路在哪里?市长武迪生说: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全力推进科技进步,抓住治理整顿这样一个时不再来的良机,使经济跃上一个“台阶”。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沈阳严峻的现实,沈阳人做出了果断的抉择:拿出50年代的革命精神和80年代的科学态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牵动传统产业走出困境。
去年8月底,国家科委批准沈阳为全国第一个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的试点城市。
沈阳市以此为契机,落实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案,确定以南湖科技开发区为突破口,以机器人、感光材料、无纺布等五大高新技术基地为依托,以新材料、生物技术等5个技术开发中心为先导,形成机电一体化,微电子与计算机、精细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制造业5条高新技术产业“龙”,最终为传统工业密集的铁西工业区和张士出口加工区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实现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对接”,从而建立起老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和科技开发区的“铁三角”关系。
“国家队”争当“主角”
翻开项目表,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133个子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国家队”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项目,这里有数控机床高档控制系统、冷轧高精度带材等等。
沈阳市拥有40万名科技人员,每年有数百项高技术成果问世。但在科技与经济“老死不相往来”的年代,大部分成果成了“展品”、“样品”,有的长期锁在档案柜里“睡大觉”。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试点,从一开始就把“国家队”同企业紧紧地拴在一起。
被沈阳人称为“金凤凰”的感光材料技术开发中心,是从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分离出来的专业性科研单位。20多年来,他们对上百种彩色感光有机物进行跟踪、研究、开发,取得了一系列中试成果。
前些年,生在沈阳的这只“金凤凰”却只在保定和南阳“安营扎寨”,为部属企业服务。“中心”的学术带头人、高级工程师高伟华几次牵头与沈阳的企业“联姻”,终因条块分割的壁垒而告吹。
试点的序幕一拉开,沈阳市各方为之协调奔走,牵线搭桥,使“感光”终于冲出了“楚河汉界”,与沈阳有机化工二厂、石油化工厂、新城化工厂“结亲”,创建了以高技术作为主要股份的产业集团。去年年底,这只“金凤凰”终于产出了“金蛋”。
这种“国家队”与企业携手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正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希望所在。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精密仪器厂研制的机床高档数控系统、交流伺服拖动系统,正在沈阳第三机床厂安装调试。这两项高技术与传统机床“对接”,将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沈阳人盼望已久的数控系统国产化、传统机床智能化已经为期不远了。
“国家队”这支主战场上的生力军,在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也显示出夺人的“魅力”。
南湖科技开发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这里有12所大专院校、27个科研院所和3个国家级科研开发基地、210个大型实验室,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比较大的智力密集区。
1988年动工兴建的“科技一条街”已初具规模,数千名科技人员在这里开辟科技门点,创建科工贸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一年来,“小硅谷”新建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共承担高新技术开发项目286个,“孵化”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设备、磁控溅射仪、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近百种高新技术产品。
金融界为临产的高技术“筹粮备饷”
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联姻为“金娃娃”的孕育创造了机遇,而“金娃娃”们的呱呱坠地还离不开金融界这一“助产士”。沈阳市引导金融界将投资重心适度向高科技“倾斜”,为之拆墙搭桥,“筹粮备饷”,开辟科技资金的来源渠道。
蛇年春节一过,市科委主任李厚轩邀请市内20多位院所长和各专业银行的负责人直接“见面”,主管科技、金融的一名副书记、两名副市长出席。见面会上,院所长们纷纷抱怨,一些“金娃娃”因为缺少“奶水”而“步履维艰”。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张瑞昌当场拍板:请各专业银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科技投入。当即有6家银行的负责人表示:把1989年的科技贷款增加到5000万元,“助产”一批“金娃娃”。
与此同时,金融界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科技小银行”——工商行沈阳分行科技开发信贷部,专门办理科技开发等专项贷款,解决科、工企业的燃眉之急。
8月26日,沈阳市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科技债券,8家科研院所联合发放1000万元有奖有息短期科技金融债券,仅半天时间便销售一空。
正是这可贵的探索使高技术的启动资金有了来源,逐渐从依靠政府“小财政”跳入依靠社会的“大金融”。1989年,沈阳市发放5670万元科技贷款和四方筹措的3539万元科技流动资金,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特种金属材料、大型钛铸件等项目上规模、出效益。
金融界“助产”的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6,利税率为24%,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沈阳化工综合利用研究所开发出“双酚A”醛醛树脂化肥综合联产技术,投产缺乏资金,交通银行慷慨解囊200万元使之迅速上马,明年将大批量投产。
专家们满有把握地预测,133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完成后,可为沈阳市创造产值20亿元。
传统产业振兴的新曙光就在前面。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