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白色灾害”已露端倪——废农膜危害土质问题不容忽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5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白色灾害”已露端倪
——废农膜危害土质问题不容忽视
本报记者 魏亚玲
农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79年从国外引进后,发展速度很快。1980年覆盖面积2.5万亩,1984年上升到2000万亩,到1988年达到3500万亩。应用范围也随之从最初的棉花、蔬菜扩展到花生、甘蔗、瓜果、烟草以及小麦、玉米、水旱稻等10多个品种。应用领域已从平原发展到高寒区。农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也造成了碎膜对土壤的危害。我国目前所用的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加之地膜越来越薄,拉力小,易破碎,不易拣拾,使大量地膜残留于土壤里。碎膜越积越多,会逐渐形成阻隔层,使耕土层通风透气性降低,并阻碍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北京农业环保部门对农膜对土壤的危害进行了人工模拟试验和大面积的调查,发现有碎膜的农田作物普遍比没有碎膜的产量低,低的幅度因作物而异,其中油菜低54.2%,大白菜低9.8%;小麦缺苗断垄多,总茎数、千粒重都减少。他们还指出,农田中的残留碎膜量一般为使用量的1/3。如果连续5年使用地膜,亩残留碎膜可达32公斤。在这种田种小麦,一般要减产26%。四川、甘肃、新疆等省区都反映“白色革命”向着“白色灾害”发展。对此,有关专家呼吁:救救土壤,为子孙后代留下肥田沃土。
从目前条件来看,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回收旧农膜。我国除立法外,还应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回收旧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