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经济增长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换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6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经济增长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换的问题
王积业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在从速度型为主向效益型为主转换的过程中。为了顺利地实现这一转换,需要认清这一转换过程的规律性,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付出艰巨的努力,解决复杂多样的矛盾。本文就此谈点意见。
经济增长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换的过程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讲求经济效益。自觉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有效地使用资金,妥善安排劳动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正确规划生产布局,恰当安排经济增长速度和重大比例关系,经常持久地讲求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越发展,越要突出经济效益。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我们曾两次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大调整,取得了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次经济调整虽然都强调了提高经济效益,但经济调整结束之后,经济效益并没有摆到重要位置,很快又重犯片面追求高速度的错误。当前我们正处于国民经济第三次大调整的时期,这次经济调整,对经济效益问题重新提了出来。为了避免再发生调整时期重视经济效益,调整之后忽视经济效益的偏向,很有必要从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高度,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使我国经济增长顺利地逐步转到以效益型为主的轨道上来。这里有个问题值得提出来探讨。既然提高经济效益问题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已经明确地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地作为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为什么七八年来提高经济效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固然有主观上急于改变落后面貌,追求和攀比高速度,经济管理跟不上,措施不力,评价指标不够科学、不配套等方面的原因,然而当经济增长速度已回落到正常水平,经济效益差的局面并未扭转,而且有恶化的趋势,这就说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那么深层次原因何在?我认为除了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这就是,经济增长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还不能不受制于一系列客观因素,主要是:
资源开发程度。当经济增长处于大规模资源开发阶段,势必要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客观上用高投入来支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还摆不到主要位置上来。经过几十年努力,大规模资源开发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随着经济建设的进展,以一定规模继续开发新的资源仍然是必要的。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换的速度,不能不受到它的制约。当然,也要看到,从一个较长时期考察,以往的投入会在本时期形成更多的产出,成为弥补本时期经济效益的积极因素,成为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的推动力量。这里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挖掘潜力,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搞好技术改造,使以往的投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六五”以来,我国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都是历史上最多的时期。如此庞大数量的投入,由于建设周期拖长和综合配套不足等问题,有些尚未形成生产能力,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所在。此外,还要看到,处于资源开发阶段的经济增长,必须十分强调实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如果我们能够大力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就可以部分地抵消由于资源开发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不利影响,促进整个经济增长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化。这方面的潜力也是非常大的。问题在于如何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用相对少的投入,将上述这些巨大潜力逐步发挥出来。
技术装备程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设备,技术改造也取得可喜的进展,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技术装备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规模已经可观的传统工业,多数仍使用五六十年代的落后技术和设备,这是国民经济中消耗过高、产品质量差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引进的技术设备还有相当部分没有消化,加上进口替代没有跟上去,所需部分原材料和器件不得不继续依赖进口,给外汇收支平衡带来新困难。因此,增强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能力,通过发展进口替代使它与国内原有的传统产业衔接起来,以提高整个工业的水平,仍然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至于用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来改造传统的技术设备,使之达到现代化水平,更需要较长的时间。由此不难理解,我国的技术装备的现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势必成为经济增长从速度型转换为效益型的重要制约因素。
劳动力就业程度。在经济增长中,增加劳动力投入的同时,如能带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自然不会发生什么困难。但如果就业增加了,劳动生产率却很少提高,那么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经济效益并没有真正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新增劳动力越多,就越会增大经济增长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换的困难。当前我国的情况是,既要面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的现状,又要不断安排大批劳动力就业,这样,效益和就业的矛盾不仅突出,而且还势必存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这不能不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换的另一个制约因素。
劳动力素质。在现代化建设中,资源的有效利用,技术装备能力的发挥,都有赖于具有较好素质的劳动力。在同样的技术装备和资源供给条件下,由于劳动力素质不同,经济效益就会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国际比较还是行业内部比较,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也不能不制约经济增长从速度型转换为效益型的进展。
根据以上分析,看来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型转为效益型可能要经历下述过程:第一阶段,国民经济从超高速增长转向适度增长,处于长线的一般加工业增长速度减慢,处于短线的基础工业供给能力不断增强。这时,我们可以获得初步的结构效益,但宏观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还难以有大的改观,微观经济效益中提高活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仍然是改善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节约物化劳动即节约能源、原材料消耗虽然提到重要日程,并且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需要一系列条件,还不会有突破性进展,整个经济增长仍然处于外延型为主、以适度增长为特征的速度型为主的阶段。第二阶段,经济保持持续适度增长,产业结构从不合理进一步走向合理,结构效益明显改善,同时,经济效益的取得从提高活劳动生产率为主转向节约物化劳动为主。这时物质消耗下降,产品质量全面提高,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取得明显进展,但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经济效益的贡献仍难以居于主要地位和占有主要份额。第三阶段,经济继续保持适度增长,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合理并走向高级化,以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原材料为特征的物化劳动效率成为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整个经济增长转到以技术进步为依托的轨道上来,经济效益在经济增长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占有主要份额。总之,经济增长从速度型转变为效益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规律性,才既可以防止急于求成,又可以使我们自觉地有步骤地做好转换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排除种种阻力,比较顺利地逐步实现从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换。
经济增长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换的机制
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矛盾,既有浅层次矛盾,又有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当前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出来,而且在解决原有矛盾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但从宏观层次上看,主要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经济体制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换。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实质上是运行机制的转换,是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换的内在要求,离开它,即使有再好的经济增长模式,比如以效益型为主的模式,也会因缺乏完善的与之相适应的机制而难以运转开来,经济增长仍然会停留在以速度型为主的增长阶段。
效益型的经济增长要求资源配置合理和优化,要求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资源配置,从总的方面可以划分为长期配置和短期配置,前者关系经济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后者关系当前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了使资源配置合理并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在资源配置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上,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各有不同重点地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运行机制适当地结合起来。一般地说,对长期资源配置,国家有必要主要依靠计划调节,当然在实行计划调节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运用经济手段,按价值规律办事,把市场调节的作用适当吸纳于计划调节之中。在短期资源配置方面,对于涉及国计民生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在供求关系较为紧张、缺口较大的场合,也必须主要依靠计划调节;而对于其他产品,由于需求变化比较快,品种繁多,应当更多地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搞好长期资源配置和短期资源配置,并使两者相辅相成,是经济增长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的最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希望所在。为此,我们需要建立适应经济增长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换,符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把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放在中心位置,正确处理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真正实现以效益求速度,以效益求发展。在以合理配置资源为核心内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中,还要处理好各种调节手段的关系。这里既有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相互配套的问题,又有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问题,在计划安排和执行中又有计划、财政、银行以及其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协调动作问题,但应当瞄准资源配置效益,在调节方向和力度上共同配合,更要避免发生逆调节的现象,否则将会给宏观经济效益带来重大损失。
建立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为中心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有相应的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监控指标或指标体系。我国现有的考核经济效益的指标或指标体系,相当部分直接反映投入产出状况,也有少量指标或者间接反映经济效益,或者只反映产出状况而与投入相脱节,或者是产出与产出的比较而不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这说明现有的经济效益指标和指标体系还存在着速度型经济增长的色彩,需要根据效益型经济增长的特点和要求加以改进和完善。这就需要强调投入与产出的比较,重视“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生产费用不论采取怎样形态(自然资源除外),货币形态也好,实物形态也好,说到底都是劳动的投入,或者是活劳动投入,或者是物化劳动投入,或者是为了当前生产而投入的劳动,或者是为了满足长远需要而投入的劳动。宏观调控指标体系,似应以此为基本线索逐步加以完善,特别要重视长期投入的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及其指标,有必要也有可能做好对长期投入的经济效益跟踪测试和评价。
资源合理配置不仅限于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一种产品,其主要方面在于全社会的资源合理使用。前者属于微观经济效益;后者属于宏观经济效益,它特别反映在结构效益上面,应当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提高微观经济效益,要建立起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机制。从资金来说,当前要着重建立一套健全的机制,促使企业增加自有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纠正企业留利向消费倾斜或向扩大基本建设投资倾斜的倾向。从物质消耗方面来说,要以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为主要目标,以较少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围绕它开展技术改造,使现有的工艺设备能够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技术进步来说,企业技术进步必须体现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要致力于新产品开发,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增强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明确上述几方面的要求,有利于改变企业考核中速度指标硬、效益指标软,总量指标硬、结构指标软,产量、利税指标硬而质量、技术进步指标软的状况。
总之,我们要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微观考核体系,从运行机制和调控措施上,促进我国经济逐步从速度型为主转到效益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上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