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铮铮铁骨 催人感奋——看电视片《西部没有雕像》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7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铮铮铁骨 催人感奋
——看电视片《西部没有雕像》有感
黄望南
这是一部启迪人心之作,贯串全片的崇高精神征服了观众,促人感奋。2000公里青藏公路并不是前线,但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甚至比前线更艰苦,有些战斗在这里的高原战士们立不了战功,但他们的业绩无愧于任何铮铮铁骨的英雄称号。
是的,西部没有雕像,但我们却看到青藏公路上到处都矗立着西部军人战斗业绩的丰碑,傲立在寒风中的一座座兵站,蜿蜒曲折的公路,在沙漠中改造成绿洲而长出的杨树林,都是为高原英雄树立的无字纪念碑,那些长眠在地下,与坚硬的岩石融为一体的高原战士的座座墓碑,不也是他们的功勋纪念碑吗?由此,电视片《西部没有雕像》以一股强烈的冲击波,一种昂扬的精神激荡着观众的心,表达着对西部军人的深深敬意。
一阵沉重的战鼓声把观众带到不是战场胜似战场的青藏高原,这里地域辽阔,放眼望去,几十里地渺无人迹,置身于此,任何人都会感到大地苍茫,个人渺小,公路蜿蜒无尽头,沙漠浩瀚无边际,群山重重无限远,大自然蕴藏着吞噬一切生命的巨大威力。但比青藏高原更高远的是西部战士的心胸,他们的豪情壮志具有压倒一切的气概。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是呼吸困难的缺氧地带,在海拔4645米上的王道梁兵站,为了活命的水,战士们天天要从冰湖里背冰化水,那是多么的艰险。一位外国探险家曾断言:“在高原生活,到了海拔4500米,人将无法定居”,而西部军人却日复一日在此已坚持了35个年头,正如电视片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在这种氛围中生活,每个活着的人,本身就成为一种物化了的精神。”人们从战士们与严酷的大自然旷日持久的抗争中,分明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心中升腾起崇高美的光辉。
崇高意味着拚搏,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与冲突,它不是一般的斗争,因而也不是轻而易举的胜利,对困难轻描淡写很难表现崇高之美。《西部没有雕像》没有回避矛盾,将环境(客体)的艰苦性充分表现了出来。条件艰苦,斗争卓绝,方显出英雄本色,严峻的斗争才显示崇高的价值。
在《西部没有雕像》中,我们看到,生活在高原的人们随时都要为生存而斗争。由于严重缺氧和低气压,在这里躺着不动,体力的消耗也相当于在上海的重体力劳动。这种与环境的斗争不是一次性的征服,而是常年累月一次又一次较量,只要你在高原,天天都要征服,每时每刻都在与命运搏斗。首先克服了这一困难,才谈得上工作,才有可能去克服其它困难。面对这样的生存条件,我们却看到,一名北京籍女护士当年为援藏5年的任务来到高原,可22年过去了,她仍然在高原上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负责横贯荒原1000公里输油管线工程的总工程师章恩佑,隐瞒病情,全力工作直到工程结束才同意到内地治疗,他逝世后人们发现他早就默默地做好了交接工作的一切准备。就是这样一些人构成西部开发者的群体,他们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死亡地带”修通了青藏公路,铺设了输油管道。每当一项工程神话般地矗立在荒原上,或者一批建筑物拔地而起,就意味着有开发者倒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在“生命的禁区”建起了生命线,并使它常年畅通,结束了依靠骆驼进藏的历史,重新塑造了共和国的西部形象。
电视艺术需要优美,更需要崇高。崇高美应是军事片甚至电视艺术片的主旋律。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对自然不断征服的历史。人靠什么去征服自然?需要一种精神,这就是令人感奋,激人进取的崇高。电视艺术担负着提高人民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任,而人的审美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在单纯的娱乐过程中很难得到提高,如果一味在原始的感情宣泄和实用的娱乐中自我满足,对美的鉴赏力就会逐渐丧失。电视艺术家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反映人民的欢乐与痛苦,给观众以精神鼓励。愿屏幕上更多出现像《西部没有雕像》这样反映崇高精神的电视艺术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