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扶持一下“科技摇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8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扶持一下“科技摇篮”
3月21日《文汇报》登载一篇记述上海青少年科技活动举步维艰的文章。我们现将此文转载,以期社会各界都来扶持一下“科技摇篮”,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助一臂之力。
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几所青少年活动场所。在市中心一所区级少科站里,发现该站一半左右的场地已出借给一所大学的开发中心使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原来供中小学生观看科普电影的放映场,现在已改为餐厅,底层的一间陈列室也正在展销商品。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站一直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不少有贡献的中年科学家,在回顾自己成长道路时,都十分怀念曾经指引他们走上科学之路的“摇篮”。可这些年来,这座“摇篮”却越来越不景气。
除许多活动阵地逐渐被蚕食外,青少年科技活动地位也在下降。许多家长依然沿袭“唯有读书高”的旧观念,他们认为科技活动是给孩子玩玩的,不是“正课”。所以他们一般都反对孩子把精力花在科技活动上。前年暑期,上海市少科站计划招收400名短期培训班学员,经过“深入学校,反复动员”,结果只招到80人。一些学校在升学指挥棒的指挥下,也出现轻视科技活动的倾向,有的教师对学生参加电子、航模等科技活动表现冷漠。以前向全市中小学供应大批航空、航海模型器材的商店,近几年来每况愈下,商店只好将一部分柜台改为出售其它日用品。青少年科普读物也出现不景气趋势。据统计,1985年科普读物降至161种,1986年本市到货的各种科普书还不到100种。去年,科普读物的出版才略有回升趋势。
经济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普工作都极为重视。以日本为例,每年4月都在全国举办“科学技术周”宣传活动,全国建立起4000多座博物馆、科技馆,并提出了“让每个人口袋里有一本科普书”的口号。提高我国全民族科学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我们期望教育界、科技界、出版界、舆论界以及全社会,都来为促进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助一臂之力。  
     (戎思平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