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弱智教育”在上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8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弱智教育”在上海
据卫生部门调查,在我国3亿多儿童中,弱智儿童多达1000万。上海的比例在全国是最低的,也有4万人之多。弱智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
1979年以来,上海市已有11个区和8个县先后开办了专门招收弱智儿童的辅读学校和辅导班,已先后毕业了400余人。
弱智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被人称之为“戆大”的儿童少年。他们中有的14岁还不知道拉尿,17岁还不会书写自己的名字;有的哭笑无常;有的坐立不安;还有的不但要伤害别人,还会自伤自残。做父母的都百般无奈,可想而知,从事弱智教育的老师,该具有怎样的素质与爱心!
新来的弱智学生,更让人费神费心。上课铃声响过几遍,他们还是充耳不闻,事实上他们压根儿没有“铃响进课堂”的概念,要老师从操场上、走廊里,一个个地带进教室来。至于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只会傻笑,有的直愣愣地毫无反应,有的手舞足蹈,有的甚至情不自禁地拉屎拉尿。
在长宁区弱智辅读学校,笔者曾旁听过他们的几堂课——
这是一堂复习训练课。老师提问:“听到上课的铃声后应该干什么?”有几个学生举手回答:“赶快奔”,“说老师好”,“把书拿出来”,只有一个学生说:“进教室。”“进教室后干什么呢?”老师接着提问。这时,笔者发现12只手都举起来了,但开始几个回答仍不得要领,经老师启发,一个学生才回答:“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这样,一连提了5个问题,经反复诱导,12个学生总算都回答正确。此后又试了3遍,回答无误,才算复习训练完毕。我一看表,花时25分钟。就是这样的弱智儿童,经过几年的学习、训导,能够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理,其间老师们付出的艰辛,人们是不难体味的。
上海的弱智学校,还设有一门特殊的课程,即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程度,向他们传授劳动技能。最初是穿脱衣服、鞋袜,以后逐步教他们包馄饨、下面条、搓汤团,一直到缝补浆洗。一位学生家长告诉笔者,他的儿子上学前可谓“一问三不知”如今进学校才半年,已经学会了读字、计数、辨色、做游戏……说话间不时露出对学校、老师的感激之情。
辅读学校中的弱智儿童属于可教儿童。一位搞特殊教育多年的研究人员告诉笔者,教育实践和教育成果已经充分证明,只要及时地对弱智儿童少年进行适当的特殊补偿教育,他们的智能就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戆大”就能不“戆”。
         (3月20日《解放日报》陈子东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