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中宣部文艺局召开首都部分文艺报刊负责人座谈会 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强调文艺界以实际行动贯彻执行六中全会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9
第3版(综合)
专栏:

  中宣部文艺局召开首都部分文艺报刊负责人座谈会
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强调文艺界以实际行动贯彻执行六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为了贯彻落实十三届六中全会精神,最近中宣部文艺局召开在京部分文艺报刊负责人座谈会,讨论如何加强文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问题。
会议由文艺局局长梁光弟主持。他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向全党郑重提出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的要求,并且作出了相应的决定。这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抵制和反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阴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文艺来说,这尤其是一个关键问题。文艺界应该进一步重视并且以实际行动来贯彻执行六中全会精神。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中央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发扬了我党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新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我党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六中全会的精神完全适用于文艺战线。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内容。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的集中表现。文艺发展史上一切进步的富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无不与人民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社会主义的文艺更是真正代表人民的文艺。社会主义的作家、艺术家应当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不仅要把人民的生活和实践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源泉,真实地表现人民的感情、愿望和要求,而且还要自觉地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方向。在当前,加强文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贯彻中央“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方针的重要保证,是解决文艺界一系列思想和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入口处。
与会同志还指出,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我们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新时期文艺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中心线索。五、六十年代我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它们都是文艺工作者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艺术结晶,都在不同程度上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艰苦卓绝的斗争与实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因而受到人民群众普遍的赞誉。后来发生的给文艺事业造成损伤的“左”的失误,既是对文艺特点的轻视和贬低,也是从“左”的方面对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损伤。“文革”中许多文艺工作者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与人民共同经受了生活的磨砺和考验,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的深厚生活积累与体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许多作家在创作上发生了被称为“井喷”的现象,反映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表现与人民息息相关的血肉感情,使他们的创作备受人民欢迎。然而,近几年由于资产阶级自 由化思潮的影响和其他原因,一些文艺工作者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不愿再到人民群 众的生活中去汲取创作营养。有的热衷于住在高级宾馆里,甚至在灯红酒绿的熏染中胡编乱造,导致了他们创作上的滑坡;有的为名利放弃了作家的神圣责任,转而去搞宣扬凶杀暴力、单纯追求感官刺激的庸俗之作。还有极少数“文化精英”,他们公然否定“五四”以来革命文艺与人民相结合的优秀传统,反对文艺表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忘我奋斗的精神,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乃至把创作和评论变成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工具。这种自我恶性膨胀的结果,终于使极少数人成为去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的“动乱精英”。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充分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与会同志强调指出,当前,提倡加强文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一方面,需要在理论上正本清源,使文艺界形成一种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舆论空气,另一方面建议有关文艺部门认真总结和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新时期的历史特点和文艺创作的本质规律尽快制定出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深入生活、联系群众的条例和要求,同时从各个方面为他们到群众中去、到四化和改革第一线去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从而使文艺家深入生活、联系群众真正能做到制度化、持久化。
文艺局副局长李准在会议结束时对文艺报刊提了四点建议和要求:一是希望各报刊联系文艺界的实际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观点;二是要认真清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其他错误思潮在文艺和群众关系上造成的思想混乱,使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亿万人民心声的作品和评论真正成为文艺报刊版面上的主旋律;三是要按照“二为”方向扩大文艺评论的视野和队伍,在加强专业文艺评论的同时,提供版面扶植群众性的业余文艺评论;四是尽量吸收各界人民群众对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的意见,整顿和改进文艺评奖工作。
《文艺研究》主编王波云、《文学评论》主编敏泽、《文艺报》主编郑伯农、《求是》文教部副主任李下、《中流》副主编徐非光、《中国文化报》总编辑马畏安、《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丁振海、《文艺理论与批评》负责人涂武生、《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乔福山等出席座谈会并先后在会上发了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