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是含蓄,而不晦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09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是含蓄,而不晦涩
齐砚
戴砚田的新诗集《渴慕》(花城出版社出版)虽只一百五十六页,然份量却不轻,大都为托物言志、借事感怀的精萃之作。提起托物言志,如仅仅对景、对事进行图解式的演绎,发一般化的感慨,乃此类诗之所忌;或写得晦涩难懂,使人莫知所云,多则成灾;至于有的咏物诗渗透作者的阴暗心理,其“志”更不可取。
而《渴慕》却汲芸芸咏物诗之所长,力避其短。
(一)从思想内涵看,诗人力图表现积极进取、奋争不已的精神境界。因为诗人有一双洞悉人世炎凉的眼睛,所以他的许多诗句都自觉不自觉地熔炼为精辟的人生哲理。在诗中,诗人并不讳言面临挫折时的痛苦,但正是有此积淀,才衬托出诗人那种笑对挫折的勇气和顽强攀登的雄心。看得出,诗人的人生哲学是昂扬而乐观的:“就是摔倒在地,也要摔出个优美的姿势。不是败将的狼狈,而是勇者的进击!”这种无畏的气概,迸发出一个强者的心声,催人奋进。
(二)此诗集在写法上,既不晦涩,又决不直露,而注重含蓄。诗中的内涵较之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要更多,故韵味很足。但绝非故弄玄虚,而是诗人所具有的深刻人生体验和深厚诗歌造诣的自然流露。如:“渴慕着什么呢?我的一双手。将要跌倒的一刻,朋友赶过来扶助。渴慕着什么呢?我的双足。在为人们奔波时,越过陷阱。”这样的诗句,凡是有起码文学修养的读者都能意会并引起共鸣。含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看来诗人得以胜任地把握和运用。但,他并未囿于此点,而在许多诗作中又较好地融会了外国诗歌的表现手法,因而读来毫不生硬,流畅而多姿,因为外国的优秀诗歌也并非直露俗白。故此,诗人把中外诗歌的优长熔为一炉,使之珠联璧合,相映成辉。一个时期以来,某些诗歌晦涩难解已达到信笔胡诌令人生厌的地步,而诗集《渴慕》则在含蓄凝练方面作出了可贵努力。这是最值得称道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