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把德育落到实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1
第6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把德育落到实处
北京蒲黄榆二中校长 关宗荫
长期以来,中学存在着德育虚、智育实的问题。德育虚,并非指德育涉及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精神生产性质,而是指德育的“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佳操作状态。
造成德育虚的原因,除了人们对教育方针、德育规律了解不够,对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德育缺乏经验外,有两个大的压力作用于学校,使德育得不到落实。一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升学率好,一好百好;升学率差,一差百差。一为经济负担,一所学校每年必须自筹数以万元计的办学经费。有了钱,日子好过;缺了钱,日子难过。重分重钱之后,德育教育就受挤了。
怎样解决德育虚而不实的问题呢?我以为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德育的使命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的大事。中学生身上有令人忧虑的弱点,德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必须矫正学校工作的倾斜,把德育调整到首位。为此,领导者对德育教育要有充分的思考,认真搞好德育计划、德育措施、德育评价,切切实实地抓好德育。
其次,要建设以校长为中心的德育工作体制。学校德育应有领导、有分工、井然有序地进行。除了明确凡是教育工作者都有德育责任外,要侧重于德育队伍的建设,稳定德育干部,吸引教师担当班主任,解决团干部的来源,提高政治教师的素质。
第三,要确定德育的内容和途径。德育不是一具空壳,而是有着系列内容的实体。一个时期进行什么教育,不能凭空设想,任意取舍,而应以党的基本路线、中学德育目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确定德育在政治、思想、品德诸方面的要求。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把政治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品德教育、传统教育等纳入轨道。
为了使德育具有吸引力和实效,变革德育的工作方法是迫在眉睫的事。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来说,要变呆板的单一的教育方式为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要变陈旧的封闭的教育方式为现代的开放的教育方式,要变单纯的横向比较或单纯的纵向比较为纵横双向比较,要变枯燥无味的说教为信息量大、说服力强的诱导。德育只有使学生喜闻乐见,才能产生撼动心灵的力量。
此外,还要把改善家庭德育提上日程。当前,在许多家庭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偏狭,思想素质有待提高。不少家长对子女在感情上过于宠爱,在生活上过多照顾,在管理上过分小心,在成才上过高期望,使得子女的骄娇二气滋生、发展,思想成长受到阻碍。所以必须帮助家长提高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认识和能力。家庭和学校都在德育上用心,德育虚而不实的状态就一定会改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