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松江省林口县余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定额管理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7-28
第2版()
专栏:

松江省林口县余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定额管理制度
段玉祥 阎竞雄 张春仁 仲彦恒
松江省林口县余庆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今年二月在中共林口县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社共有三十二户,男劳力三十个,女劳力十一个,马十四匹,牛十六头,改良农具七台,耕地一百三十垧
(每垧合十五市亩)。这个社建社以来,由于对社员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实施了定额管理制度,在生产上,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社一百三十垧土地,今年除十四垧谷地因隔河无法送粪(但已用淤泥改良了土壤)外,其余都施了底肥。其面积超过去年百分之六十九。今年全社根本改变了历年不刨茬子、不搂茬子,不收秸棵的习惯;深耕比往年深一寸到一寸半。麦子比去年早种了十天。在单位面积上的投资,比往年大大增多了。每垧地在春耕阶段施肥和深耕细作等方面投放的资本,平均比去年多十四万五千元。
一、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这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是由一个小自然屯组成的。社员的思想觉悟程度各不相同,入社动机也不相同。有的人是真正认识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而自愿参加的;有的人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的;有少数人是看见大家都参加了,怕自己不参加不好看,勉强参加了的。入社以后,觉悟较高的人生产积极;觉悟较差的人生产不够积极,也不关心公有财产。社的领导方面针对着社员的思想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了思想教育工作,以便提高社员的觉悟水平。
(一)及时总结生产成绩,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的事实教育社员。这个社在每段生产任务完成后,都进行了详细总结,特别是生产成绩的总结。例如,在春耕结束时,社的领导干部首先总结了春耕生产的成绩:全社耕地近百分之九十施了基肥、百分之七十的耕地施了细肥、刨了茬子、搂了秸棵,种植了适当的作物。总结了生产成绩以后,号召社员“看现在想过去”,展开讨论。全体社员真正认识了生产合作社的好处,普遍反映:“合作社力量就是大,单干户累死也干不出这些活,互助组也不容易办到。”因此,大家真正认识了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
(二)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提高社员的爱国增产热情。这个社的社员向山西李顺达、吉林韩恩等生产合作社和本省、本县的许多互助组进行了爱国增产竞赛。社员在竞赛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爱国增产的意义。这个社的组与组、人与人之间也提出了竞赛,并在每一生产阶段结束时,进行了评比奖励(已进行了两次)。在评比中,劳动态度不好的社员受到了批评,积极生产的社员受到了表扬。
(三)贯彻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员的主人翁的感觉。这个社成立以后,就实行了民主管理,规定了干部任免制度和各种会议制度;民主议定生产计划;每月公布一次会计账目;按季清工结账。每段生产任务完成之后,主任向全体社员宣布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听取社员的批评和质问。实行了民主制度以后,社员都说:“合作社就好像自己的大家庭,搞好搞坏和自己努力不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家都是积极想办法把社办好。
(四)民主制订劳动纪律,开展社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了社员的集体观念。这个社刚建立时,有些社员偷懒、旷工、不爱护社内公共财产。当时只有生产合作社主任关心这种情形,并对这种情形进行过批评,其他社员都抱着自由主义的态度。根据这种现象,领导方面发动全体社员制订了劳动纪律:先社后己,爱护公物,有事请假,服从领导,积极劳动等等。规定了纪律以后,社员有了相互督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习惯。接着又建立了每七天召开一次生活检讨会的制度。各种不良倾向逐渐克服,遵守制度,爱护公物,积极劳动的新意识开始成长。
二、实施定额管理
在春耕开始阶段,这个社实行按街道编组,由社统一调配和使用劳动力的方法。这种办法,使社的领导干部成天忙于筹划和支配劳力,无暇通盘考虑全社的工作计划;同时,由于缺乏生产计划,对劳力支配经常发生指挥不灵、顾此失彼的现象。活计少劳力多时,大家一拥而上,造成窝工现象;劳力少活计多时,劳力又调配不开。这时的分工是不固定的,每个社员事先都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工作,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窝工现象。据统计,仅在十一天的种麦工作中,全社就浪费了一百一十三个人工和马工,约占当时出工总数的七分之一。同时,每个社员的工作经常变动,各项工作无专人负责,因此,社的领导方面对每个社员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效率很难进行检查,劳动纪律很难贯彻。
(一)怎样实行定额管理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高劳动效率,这个社经过几天的讨论酝酿,初步确定了定量、定质、定时和定产的定额专责制度。其具体办法如下:
1、改变劳动组织。为了正确地推行定额管理制度,首先改变了社内原有的生产组织,根据劳动力的强弱和技术的高低,把全社劳动力分成两个生产组。各组内的劳力,按个人技术特长实行分工。车马工具按各组劳力多寡和各个生产季节农事的需要,分给各生产组,由小组负责使用和保管。组内劳力由小组长负责调动,社的领导干部分别参加两个小组,帮助小组长进行日常领导。属于全社的工作,由社的管理委员会根据需要和各组劳力情况,临时调动人力。
2、划分耕作区。生产组重新改组后,根据各组劳力多少、强弱程度、技术水平、车马农具的效能、各种作物种类、土地面积及位置和各个生产季节农事的需要,把全部耕地划分为两个耕作区,分给两个生产组耕种。各耕作区确定全年的产量,由负责的小组包干经营。各种作物的产量标准,是根据原来的地力情况、今年土地投资情况和提高技术的要求而规定的。秋后总结时,超过规定产量的,以其超过部分的百分之四十奖励负责耕种的组,百分之四十由全体社员分红,百分之二十作为社的公积金。未完成计划的给予批评。
(二)实行定额管理有那些好处
实行定额管理后,社内出现了新的气象,具体表现在这几方面:
1、社的领导加强了。这时社的领导干部已从整日支配劳动力的事务中抽出身来,亲自参加生产,具体指导各组的业务。各组长也改变了依靠主任的态度,自己动口动脑,支配组内的劳力,鼓励组员积极劳动。这就克服了过去事无人管、人无专责的现象,增强了社员一定要把社办好的决心。
2、加强了社员的责任感。过去工作干的好坏,没有专人负责。现在各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每个社员的利益。因此,各组对不积极劳动和不遵守劳动纪律的社员,都能随时提出批评。过去公物无人保管,现在有人负责使用和修理了。
3、提高了劳动积极性。确定各项工作的定额后,每个社员每日的劳动工分,都是按定额标准来评定的。这对刺激劳动积极性起了很大作用。实行定额管理前,有些社员常常迟到,到了地里总想多休息。实行定额管理后,各组每天都是早下地,干活时谁也不愿意先休息。各组的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了。仅以播种为例:全社十付犁,每付犁每天平均都较实行定额前多种二亩多地。全部大田在十二天播种完毕,节省人工和马工一百八十个,并提高了播种质量。
4、丰富了竞赛内容。实行定额管理前,个人和个人的竞赛,都只是在爱护公物,遵守劳动纪律,提高觉悟,提高劳动积极性等较抽象的条件下进行的,加上各人的工作经常变动,不易检查评比,因此竞赛的作用不大。重新分组和实行定额管理以后,竞赛内容比以前丰富具体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