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生命的艺术——记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温可铮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1
第8版(副刊)
专栏:

  生命的艺术
——记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温可铮教授
  睿奇
我国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温可铮教授从事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将近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最近,上海对外文协、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协为他举办了独唱音乐会。几十年风风雨雨,映衬着这位老艺术家舞台上的身影更加伟岸,歌声更加浑厚。视歌唱为生命的温可铮,从他投身艺术事业的第一天起,就奔着自己的目标,向艺术的峰巅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
温可铮早在儿童时期,就显示出他的歌唱天赋,10岁获得华北地区“音乐天才儿童奖”。17岁又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著名的苏石林教授和契尔金教授学习声乐;1950年他执教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1952年并入上海音乐学院。从这时起,他便以青年男低音歌唱家的形象,登上了新中国的音乐舞台,在国内举行了一系列的独唱音乐会,获得了极好的声誉。1956年,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青年歌唱家声乐比赛中,他一举夺魁。接着又于1957年获得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古典歌曲演唱比赛的银奖,被世界著名的苏联男低音歌唱家格梅里亚称为“世界上最有前途的男低音歌唱家之一”。
在舞台上,他表现了卓越的演唱才华。在音乐学院,他具有极强的教学能力。在生活中,他又是那样乐观豁达。他可以为街道里弄的居民们演唱喜闻乐见的歌曲;可以倾其所有,收集名贵唱片,研究前人演唱,以至入不敷出,夫妇二人只能在街头喝粥度日。甚至在那“十年动乱”晦暗的日子里,他也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去练,去唱。他躲在亲戚家小阁楼里唱,在野外对着庄稼、迎着风雨唱。正是勤奋歌唱,支持他渡过了那不堪回首的年月。了解温可铮在逆境中刻苦练唱的经历,人们就不奇怪,为什么“十年动乱”一结束,他就能马上登台,拿出一套套不同曲目的音乐会,奉献给观众。1978年在北京举行的音乐会,他演唱的曲目达85首之多。在短短几年里,从北国延边到西南边陲西双版纳,无不留下他的歌声和足迹。
1980年以来,他先后应邀出访讲学、演出,多次到过日本、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人们感到惊讶,过去一直封闭的中国,居然有这样一位出色的男低音歌唱家,他们称他是中国的夏里亚平、大师级的歌唱家,说他的演唱有着“令人惊叹的曲目,令人惊叹的演唱”,“显示了世界第一流歌唱家的威力。”……
在一般人看来,温可铮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应得的荣誉,但是对于年过花甲的温可铮来讲,他把这一切看得很淡很淡。在他心中占据着首位的,依然是他那不可须臾离开的歌。如今,在他的演出曲目表上,已贮存了中外歌曲达400余首,也就是说,温可铮可以连续20场音乐会而曲目不重复。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