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孕育大马士革的文明之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2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叙利亚通讯

  孕育大马士革的文明之泉
本报记者 吕志星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是一座内陆城市,附近没有大江大河,甚至连像样的湖泊也很少见。但当人们在宁静整洁的街头散步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两旁的庭院内潺潺的流水声。街心花园的喷水池水花飞溅,在阳光的衬托下五光十色,给整个城市带来妩媚、华丽的姿色。
这一切都得益于费佳泉。在距大马士革16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费佳的小镇,著名的费佳泉就坐落在这里。千百年来,费佳泉像人体的大动脉,川流不息地把纯净、甘甜、清凉的泉水输向大马士革千家万户。它给大马士革带来了生命,孕育了大马士革几千年的文明史。
3月初,应费佳自来水公司邀请,记者随张真大使和使馆外交官参观了费佳泉。
我们来到一处四面环山的山坳,走进一座古老陈旧的建筑物内,突觉眼前一亮,山脚下一个直径1米的泉眼带着雾气,像开了锅一样喷出滚滚的泉水,波涛汹涌,气势非凡。东道主向我们介绍说,大马士革300万居民的饮水全靠这眼泉水。春天旺季,平均每天出水量约170万立方米,最多时,每秒钟出水量达30立方米。这股泉是由面积650平方公里的东黎巴嫩山的积雪溶化后渗透到地下形成的。潜水员曾沿费佳泉水道向源头考察,在距泉眼80公里处发现了一条水量丰富的地下河,那里就是费佳泉的源泉。
当历史学家在考察大马士革的历史时,惊奇地发现早在40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人类的早期饮用水系统工程。科学利用费佳泉的工程是1924年费佳自来水公司成立后开始的。那年,由大马士革合作协会集资,在世界招标,最后修筑了一条从费佳泉到大马士革长达16公里的引水管道,每日供水2万立方米,供当时大马士革城22.5万居民饮用。
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促使公司对供水系统进行多次的改造和扩大,却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城市的需要。1980年,一条14.5公里现代化的输水隧道建成,这条直径2.5米的隧道像一条巨龙,沿着山的走向,在距地面50米的地下直奔大马士革。在费佳泉周围,设立了监测、消毒、化验、控制等车间,各种先进的自动化仪表监视着每个部位运行的情况。
由向导陪同,我们顺山路返回大马士革,来到坐落在半山腰上的费佳自来水总公司,这里是输水隧道的尽头,也是连接大马士革千家万户的咽喉。当我们走进一条伸进山中长达800多米的封闭隧道时,犹如进入北京地铁通道,笔直的隧道灯火通明。几条粗大的通气和输水管道整齐地排列在隧道的一边。向导笑着说,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地下400米处,恐怕原子弹也炸不到这里。隧道的尽头稍向下倾斜,同费佳泉输水隧道相接,清澈的泉水在坡下急湍地流向储水池和扬水站。在扬水站的控制室里,我们看到工作人员按动电钮,将水泵入5条粗细不同的管道,输送到大马士革的各区。费佳泉输水隧道的另一个出口通向4个160米长、12米宽、12米高的巨大储水池。这些储水池在泉水充裕的季节里蓄满水,以备干季使用。
永不枯竭的费佳泉水,哺育着大马士革人民。世世代代的大马士革人把这股清泉视为真主的恩赐,他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费佳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