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闪光的一生——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王文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3
第3版(综合)
专栏:

  闪光的一生
——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王文清
  张新庆 王生明
(一)
1989年12月11日傍晚,山西省长治县苏店镇东申家庄。
苏店镇司法助理员王文清下班时带回4位客人。好客的王文清夫妇与客人边吃边谈时,一位妇女急冲冲跑进院子:“南董村的张森林带着炸药到胡家了!”王文清一听,立即放下碗,拔腿就朝屋外奔去。
5天前,南董村村民张森林就带着炸药来到东申家庄,找到女青年胡雨卫家,威胁已与他断绝恋爱关系的胡雨卫嫁给他。原来,胡雨卫和张森林经过几个月的接触,发现张森林人品不好,明确表示不再与他来往。然而张森林却纠缠不休。王文清得知此事后,即让胡家向派出所报告这一情况。同时,他多次对张森林进行批评教育。
王文清一路奔跑,冲进胡家堂屋时,只见身上绑着炸药的张森林已将胡雨卫的外祖父、母亲和弟弟堵在屋里。
“你要干什么?”王文清大喝一声,试图阻止张森林铤而走险。
可失去理智的张森林发狂似地捏紧了电雷管。当过5年军械员的王文清立即意识到眼前的情景将造成的严重后果。他迅速将胡雨卫的弟弟胡晓强一把拉在身后,自己却扑向引爆的歹徒。一声巨响,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粉尘滚滚。歹徒当场丧生,胡雨卫的外祖父被炸死,胡母和胡晓强以及后来赶来现场的4名群众幸免于难。王文清被巨大的爆炸气浪推出屋外,倒在花墙下英勇殉职。
1000多名群众闻讯后陆续来到王文清家里,向他致敬、告别。几十名青年自愿为他守灵。王文清在他短暂的27年人生的旅途中,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雷锋式的司法助理员的光辉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热爱。
(二)
王文清在笔记中写道:“青春确实是宝贵的,因为她充满理想和向往,充满了活力和追求……”在学校,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回村务农,他努力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成为农业技术员;在镇人民武装部当了5年军械员,连续5年受到省军区、军分区和县武装部的表彰。1988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8年底,王文清担任了镇司法助理员。他深知这个岗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一上任,他就买了价值100多元的法律书,主动到派出所和法院向老同志请教。他有一个蓝色的笔记本,详细记着民法、继承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司法文书等8门课程的学习笔记。他培养了42名信息员,建立健全了全镇民调网络……
去年夏天,西申家庄老人成秀林拄着双拐找到王文清,向他诉说儿子不履行赡养义务,自己生活孤苦的境况。王文清把老人扶到床上,说:“大爷放心,您的事包在我身上。”他一连两天,白天送饭,晚上照顾老人休息,并利用工余时间三上西申家庄,耐心做老人的儿子、儿媳的工作。第三天,他蹬上三轮车,把老人送回家。他的行动深深地教育了老人的儿子。去年4月的一天深夜,本村张家兄弟发生纠纷,王文清立即赶去,只见双方拿着铁锹、木棍打作一团,王文清不顾危险冲上去,夺下双方手中的器械,还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仅去年,王文清就制止了6起严重纠纷或械斗。
王文清常说:“人活在世上,总该多做几件好事。”1986年秋,他在外出回家的路上,发现一位背着包袱、拎着提包的老人吃力地行走着。他跳下自行车,一问,才知老人离家还有10多公里。他将老人扶上车,摸黑把老人送回家。
1988年夏季的一天,王文清在长治街头上看见一位老人在哭泣,他上前了解到老人从沁县来,被小偷摸了钱包,无法回家。他找到一位认识的司机,托司机将老人带到沁县。临上车时,王文清又将自己身上仅有的5元钱塞给老人。司机问老人:“你是王文清的亲戚?”“不是,我们不相识,世上还是好人多呀!”老人含着感激的泪说。
(三)
1988年10月24日,王文清下班回到家里,兴冲冲地对妻子说:“我今天已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了!”他接着又鼓励妻子早日入党。
王文清不管工作多么繁忙,总要挤出时间阅读《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著作。他对共产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忠诚,用青春的热血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表达的誓言:“从学校的课堂上,从20多年的生活经历中,我强烈地领悟到了党的伟大和光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也唱出了共和国的现实。我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