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分发牛奶的老红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3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分发牛奶的老红军
  谢青山 杨功成
寒来暑往,每天清晨,一位身材矮小的老人总在新疆军区乌鲁木齐第一干休所院门口等候着。6年了,他一天也不曾间断过。他叫龙少先,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离休老红军。他等候着送奶车,像闹钟一样准时地把牛奶义务分发到本所170多户家庭。
那是1983年10月的一天。
离休后刚搬进干休所的龙少先与众人一起,一大早来到院门口取牛奶。等啊,等啊,一小时过去了,可就不见有人分发。他一打听,才知分发牛奶的女工由于家距干休所较远,经常不能按时赶到。龙少先心头一动:我闲着没事,身板子也硬朗,何不把这份活揽过来,既为所里节省点开支,又让大家能及时取上牛奶。
吃罢早饭,他找到所长宋增峰说:“老宋,今后不用雇人了,这份发牛奶的事,我给包了。”
分发牛奶,有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要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又是多么不容易!
马年春节,瑞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夜。龙少先打开门一看,好大的雪哟,足有一尺深。老伴劝他:“这么大的雪,今天就晚一点去吧!”“不行,早上家家都等着喝奶,去晚了会让大家着急的。”他操起竹扫把,冒着凛冽的寒风,扫雪开道,硬是把通往院门口的500米雪地,扫出了一条小路。上百家用户准时取上了牛奶,他却因为扫雪劳累过度,昏倒在回家的路上。
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一场寒流把龙少先冻感冒了,发着高烧。老伴担心他身体支持不住,要送他住院治疗,他却连连摇头:“头痛脑热的,小毛病,挺一挺就过去了。”他病了7天,分发牛奶却一日也没有耽搁过。
离休干部杨洪喜战争年代留下的腿伤病又犯了,痛得不能走路。他老伴不巧出外串亲戚,一时回不来。家里订的奶,谁去取呢?正当他心里念叨这件事时,传来龙少先的敲门声:“老杨,牛奶给送来了,放在门口。你安心养病,订的牛奶我天天送来。”杨洪喜忍着伤痛,扶着墙壁打开门,望着龙少先下楼的背影,他不禁热泪盈眶。
凭着这火一般的热情,6年间,龙少先风雪无阻,没有缺过一个早晨。经他亲手分发的牛奶达24万公斤,没有漏发过一家一户。他至少应该得到数千元的报酬,而他,却分文不要。
有人问龙少先:“你南征北战几十年,劳苦功高,离休了还这样忙活,究竟图个啥?”
他回答说:“我啥也不图,就图为党多做些事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龙少先的今天。”
这是龙少先的肺腑之言。他1915年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县一个赤贫家庭。共产党把他从苦海里救了出来,他便跟着红军长征到了陕北。从此,他把一切献给了党。
“离休不离志。”他这么说,也这么做。他除承担分发牛奶的工作外,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他都不遗余力地去干。他曾被乌鲁木齐7所中小学校聘请为“校外辅导员”,经常抽时间给师生讲传统教育课;他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老年体协副主席,体协召开的会议和组织的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在干休所,夏天植树、栽花,冬天扫雪、铲冰,几乎次次少不了他。为此,他成了干休所“最闲不住的人”。
如今,老红军龙少先还在辛勤地分发牛奶,还在为党为人民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