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刷新中国汽车标牌的农民 ——记“国家星火计划优秀青年”王志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1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刷新中国汽车标牌的农民
 ——记“国家星火计划优秀青年”王志俭
本报记者 高保生
他是河北省固安县小韩寨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才32岁,就获得了一大堆荣誉称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国家星火计划优秀青年”、“河北省科技先锋”……。
北京“切诺基”、广州“标致”、长春“奥迪”……国产轿车上那流光溢彩的装饰商标,就是由他研制成功并组织生产的。
 发誓为中国汽车争气
小小汽车标牌,看似简单,制作工艺却很复杂。1982年10月,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北京举行。王志俭怀着浓厚的兴趣从乡下赶来参观。他感到一种强烈的对比,国外汽车标牌用塑料制作,剔透玲珑,华贵俏丽;而国产汽车的装饰标牌用金属冲压,造型简单,显得傻大笨粗。用于豪华轿车的标牌,全部靠进口。
当他了解到,汽车标牌不仅仅是汽车的标志,而且是体现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和科技素质的标志之一时,从小就酷爱化学的王志俭的心震动了。他暗自发誓,倾注毕生精力,也要为我国汽车争口气。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自费考察。在北京一家大饭店门前的汽车群里,他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摸索、观察各种汽车标牌。执勤民警发现了这位不速之客,大声问道:“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总在这里转?”当王志俭把想研制新型汽车装饰标牌,以取代我国落后的汽车标牌的心思告诉民警后,民警为之动容了,礼貌地敬了一个礼。
一个月时间,他跑了北京、上海、广州、包头、长春的汽车厂家,历尽被冷遇、被怀疑和风餐露宿的艰辛。但他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热情支持和鼓励。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经理杨凤年十分赞赏这位雄心勃勃的农村青年,把一枚日本三菱汽车标牌赠给他研究。
30多本大部头的著作,王志俭一年半时间就啃了下来。他熬夜的时间从夜里一点延长到三点。为了攻克一道道难关,他踢破了北京几家化工研究所教授们的家门。经过137次失败之后,奇迹出现了:塑料镀铬标牌的关键工序黑化膜达到了理想的要求,它具有极强的附着力,抗酸碱,抗紫外线,抗高温老化和低温脆裂。这一突破意味着他的工艺已跻身于世界第一流行列。
 “OK,中国青年了不起”
1984年5月,当时26岁的王志俭再次跻身于北京的“汽车群”里。这次他已不是来欣赏人家的汽车标牌,而是和北京切诺基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美国专家望着这位中国青年农民,不敢相信地问:“你,能制造出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标牌?”
王志俭不慌不忙拿出自己给包头客车厂试制的标牌样品,顿时惊动四座。美方专家疑虑不散,还想考考他:“我这里有一张图,向王先生请教。”王志俭扫视一眼,侃侃而谈:“这是一张标牌产型产品图,标牌的主要生产过程分为17道工艺……。”
没等王志俭说完,那位美国专家便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连声赞叹:“OK,中国青年了不起。”终于,切诺基汽车生产标牌的合同书上,签上了王志俭的名字。
先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需要钱。他东奔西借,除了几间小矮屋把所有家产也变卖了。王志俭运用在县文化馆当临时工时学到的美术知识,设计了五套切诺基标牌。没有洋模具,他别出心裁,把牙科医生用的牙钻改装成一架土研磨机。
1985年国庆,北京切诺基汽车剪彩仪式上,当第一辆切诺基汽车披红挂彩驶出工厂大门时,车身上那7块新颖华丽、流光溢彩的标牌,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当时切诺基汽车的唯一国产配件。
 他没有资产,却很富有
事业的成功,给奋斗者以鲜花和勋章。巨商大贾也闻之而来。南方几个厂家分别要以几十万元的代价买他的技术。外国一位富商三次邀请他出国办厂,或以100万美元购买他的技术。王志俭一一婉言拒绝了。
当固安县委书记前来看望他时,王志俭说出了心里话:“我想把技术、设备全部献出来,为县里建一座现代化的汽车标牌专业厂,需要资金和场地。”
“资金和场地由县里解决。但这涉及到你个人的利益,你再考虑考虑。”县委书记抑制不住内心的赞叹。
国营的固安县汽车标牌厂办起来了。王志俭被任命为厂长。由于高级汽车标牌进口历史的结束,仅北京、广州等地四大中外汽车合资企业,每年就为国家节省外汇210万美元。
王志俭也没有停止科技进步的步伐:1988年3月,为豪华标牌配套固体粘合剂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该产品进口的历史。1989年6月,他的第三代汽车标牌——亮光拉毛标牌问世。
王志俭已由一位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