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难产中的以色列内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4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述评

  难产中的以色列内阁
本报记者 林皎明
以色列政坛眼下如一团乱麻。工党与利库德集团争夺组阁,斗得难解难分。
日前,工党领袖佩雷斯经过3周时间的纵横捭阖,“颇有信心”凑够议会61票支持的微弱多数,问鼎执政。岂料,在即将进行议会特别会议表决的最后一刻,杀出程咬金。与工党已达成协议的以色列正教党的两名议员临阵倒戈,一个反叛到利库德集团,另一个索性宣称要退出议会。由于这两票之差,使佩雷斯第一次组阁尝试失败。
66岁的佩雷斯不甘心,要赫尔佐克总统再给他两周时间,非要拿下这120张选票中的61张。总统答应了。然而,这位两鬓斑白的政坛老手能否如愿以偿,还属未定之天。
新闻界报道了昨天以色列议会内外乱哄哄的场面。会内,“声音嘈杂”,“乱作一团”,“议长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会外,“数千名警察加强保卫,右翼游行喊声震天”。议员投诉,他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赫尔佐克总统呼吁公民尊重议会工作程序,“不要反对民主进程”,可老百姓对“民主政治”却早已怒火中烧。4天前,以色列爆发历史上最大的政治游行,25万人上街抗议“民主”背后的政治腐败,要求立即改变“大党必须依靠小党和个别议员支持”才能组阁的不合理选举制度。
目前,以色列政治舞台上工党和利库德集团力量大体相当,4个宗教小党倒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工党或利库德集团谁想独自组阁,都要付出政治代价换取宗教小党支持,加重自己在议会天平上的砝码,才能上台。此类幕后交易司空见惯。工党挖利库德集团的墙角,利库德集团也变本加厉拆工党的台。据悉,佩雷斯昨天组阁难产,“犹太变革运动”随即跳槽,投向利库德集团麾下,“东犹古经卫士党”也有改换门庭的准备。政党私利将政客堂皇的口头声明淹没在污浊的政治交易中。
据佩雷斯说,他如果上台,就“迅速采取行动,响应贝克计划,很快与巴勒斯坦代表团谈判”。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接受巴勒斯坦代表团中包括东耶路撒冷和西岸、加沙被驱逐者的代表。这显然与利库德集团中的右翼派别有很大差异。埃及舆论评价,“这可能有助于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但却遭到犹太社团右翼的激烈反对。与东耶路撒冷代表对话,“有损于以色列并吞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法律”;与西岸、加沙代表谈判,“意味着放弃这些土地”,这便加重了工党自1977年梦想排除利库德集团单独组阁的困难。
此外,一些阿拉伯舆论分析,佩雷斯宣称组织一届“和平政府”,却“不具备果断决策的能力和资本”。其原由是,工党即使上台,也受到与之联合的其它小党的牵制,没有重大决策的共识,佩雷斯难越雷池一步;佩雷斯不承认巴勒斯坦国、反对巴勒斯坦民族自决权、反对从被占领土全部撤军,与利库德集团的政策并无根本不同,很难想象他会有惊人之举。
昨天会议后,见诸报端的两张并列照片:佩雷斯双眉紧锁,沙米尔咧着嘴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两派的心态。但是,正像利库德集团等右翼极力阻止工党上台一样,工党也不会让利库德集团顺利取得议会多数。
工党与利库德集团排斥对方组阁的票数之差都在一两张内,许多因素足够影响如此接近的力量对比。因此,组阁前景更加复杂和难以逆料。
              (本报开罗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