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纳米比亚为振兴经济而努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4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纳米比亚为振兴经济而努力
  杨永瑞
经过长期英勇斗争赢得了民族独立的纳米比亚人民,又在为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经济而奋斗。
纳米比亚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具有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矿业、畜牧业、渔业是其经济的三大支柱。她是非洲大陆第五大矿产国,拥有丰富的钻石、铀、铅、锌、铜和其它稀有金属矿藏。矿产品占全国出口的百分之八十一,矿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钻石年产一百万克拉,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
南非种族主义当局过去一直把纳米比亚看作它的第五省,并在这里推行种族隔离制度,根据种族主义的“区别发展政策”,强行把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二的黑人,有色人种驱赶到贫瘠的“保留地”,组成黑人庄园,耕地面积仅占百分之五。而六千个白人庄园却占据着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肥沃土地。白人同黑人的收入相差十几倍,广大黑人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南非歧视性政策和战争的破坏下,纳米比亚农业生产遭到摧残,无力在市场上同南非的同类农产品竞争,濒于破产,大部分食品需从南非进口。
南非和一些西方国家控制着纳米比亚的主要经济命脉。在纳米比亚流通着的是南非的货币—兰特。南非以各种名义征税,反过来以补助、津贴、贷款等形式来支持纳的预算,直接或间接来自比勒陀利亚的份额占纳预算的百分之七十三。南非把纳作为它的原料、初级产品的供应地。纳进口的百分之六十来自南非,百分之二十的出口输往南非。纳钻石矿百分之百是由南非、英国等国的国际财团德比尔斯矿业公司掌握的。南非国营钢铁公司经营着纳的锌生产。英国罗辛铀矿公司拥有纳最大的露天铀矿。
在纳米比亚独立前夕,南非当局对纳采取了减少援助、停止贷款、削减预算、停止新的基本建设、撤销对纳内外债务提供担保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纳米比亚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住房紧缺,失业增多。
以努乔马总统为首的纳米比亚新政府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提出了振兴国民经济纲领,主张建立多种形式的混合经济,实行国营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的双重市场体制。在现阶段,国家不对矿山、土地及生产部门实行国有化,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矿产的开发和矿产品加工。优先发展农牧渔业。纳新政府将不实行土地改革,不没收私人土地,仅有限度地调整土地拥有不均状况。建立由国家和私人参与的混合农场,保护原有白人农场,鼓励建立农业合作社,对于不在国内的农场主遗弃的土地,国家也不没收,登记后委托代管。在渔业方面,纳政府将确立二百海里领海,制定渔业法规,规定捕捞定额,防止外国拖网渔船队对本国渔业资源的掠夺。纳计划建立一个国营渔业公司,并吸收私人投资,以保护本国的渔业生产。纳新政府将努力尽快改变财政上依赖南非的现状,多方寻求外援,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借助集体力量自力更生。纳已提出加入洛美协定,并将成为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的成员国。
医治战争创伤,以求经济上的独立是纳新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刚刚摆脱殖民枷锁的纳米比亚人民正在为此进行不懈的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