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色彩缤纷 气韵万千——听东方歌舞团“东方神韵”音乐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4
第8版(副刊)
专栏:

  色彩缤纷 气韵万千
——听东方歌舞团“东方神韵”音乐会
  李西安
前不久,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致欣赏了以“东方神韵”为题的亚、非、拉美器乐音乐演奏会。这台晚会以其精美的乐器、精湛的表演和精心的设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帷幕一拉开,令观众为之惊叹的是各式各样造型别致、制作精美的亚、非、拉美各国的民族乐器:泰国的套鼓、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墨西哥的马林巴、印度的锡塔尔和达不拉……奇姿异彩,洋洋大观,仿佛是个亚、非、拉美乐器的博览会。如果说一个艺术团体有其中的一两组乐器,倒还不足为奇,而一个团能会集这么多种各国的代表性乐器,实在不多见。其中有些乐器还是当年刘少奇主席出访时,各国元首赠送的礼品,平时从不轻易动用,这次一并向观众展示,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要把风格迥异、气韵万千的各国民族音乐表现得出神入化,除了必须有特定的乐器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对乐曲风格及其文化背景的准确把握和深入了解。东方歌舞团建团以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演奏家。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学会了多种乐器,而且有机会多次到国外实地学习,因而能比较地道的掌握各自的风格。他们的演奏不仅技巧娴熟、配合默契,而且在演奏一些具有高难度技巧的乐器时,如田昌的双笛(巴基斯坦)、潘沃流的达不拉和姚策的锡塔尔(印度)等,也做到了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亚、非、拉美各国的音乐是丰富多采的,但对我国的多数观众来说,又是相当陌生的。如何在一个晚上,能将她们通俗而生动活泼地展现给大家呢?音乐会在这方面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从总体构思到舞美、服装、解说词和节目主持等各个环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幕前幕后的艺术家和工作人员,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音乐演奏置于特定的场景和文化氛围,让观众不但能亲闻其声,且有如身临其境,异国神游之感,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音乐会是成功的。而且,透过动人的演奏和别具匠心的设计,透过演员们自始至终洋溢着的创造激情,它告诉人们,东方歌舞团仍是年轻的,生气勃勃的,保持和发扬了好的传统。这尤其令人感到欣慰和鼓舞。
(附图片)
  艺术家们演奏“安格隆”。彭璋庆摄
思雨、思浓兄妹演唱印度尼西亚歌曲。乔然摄
  牟炫甫演唱阿拉伯歌曲。
于烈摄
  艺术家演奏的这套乐器叫“甘美兰”。彭璋庆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