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先由劳模示范 再向农民推广 湖南南县科技兴农由点到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5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先由劳模示范 再向农民推广
湖南南县科技兴农由点到面
本报长沙4月14日电 初春刚开犁,湖南省南县的许多农民纷纷找到乡政府,要求实行早稻分厢少耕撒播法。这项新的耕种制是由省水稻劳模、南县岁丰村农民徐兆发试验成功的。它省工早熟,解决了早稻僵苗难题。平均每亩增产45公斤。去年,南县推广水稻撒播8万亩,今年扩大到15万亩。
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推广,都由劳动模范率先示范,然后向农民推开,这是南县独特的科技兴农新招。
南县地处洞庭湖平原腹地,有68位全国和省地县农业劳模。这些人在水稻、棉花、养殖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省劳动模范、南县厂窖镇农民李佳才,首先试验应用多效唑喷洒油菜苗,促使油菜苗矮化,从而缓解了杂交早稻与油菜的季节矛盾。这种新技术问世后,县里即让李佳才现身说法,向全县推开。
在劳模们的带动下,全县一半以上的棉田采用了良种,杂交水稻面积占总面积的50%;全县32万亩油菜,有1/3推广了杂交品种,常规种子也进行了更新调整。目前,南县已形成了以劳模为中心、1500个科技示范户为纽带、12万农户为落脚点的科技推广网络。县里组织了户主培训班,对农户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学习。今年,南县将以劳模为中心,推行10项粮食生产新技术、4项棉花生产新技术。 
       (杜若原 蔡建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