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洋烟为何难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5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洋烟为何难禁
走私的洋烟禁了几年,海上抓,岸边堵,路上查,市场抄,收缴了数万箱走私烟,抓了不少违法者,但洋烟照旧横流,为什么?
记者来到广东省惠州,找到当地烟草贸易中心经理冯覃双,请他介绍一些情况。
冯经理说,不法者把走私香烟看成是宗一本万利的买卖。每条“南洋双喜”、“良友”、“希尔顿”、“长健”、“万宝路”或“三五”,倒手一回,即可获利20至30元。即便三批货中两次失手,也有钱赚。因此,洋烟迅速上升为最大宗的走私品,而走私犯又结成集团,并与黑社会相勾结,先用大船将走私烟运至公海,再用飞艇分运给各登陆点上的内地贩子。
去年4月以来,惠州市、县、区联合组织起600余人的缉烟总队,共收缴走私烟1.4万箱,价值2000多万元,没收走私船艇8条,收审案犯74人。但是,我们抓到的仅是一小部分,而且大多是陆上部分,冯经理称之为“只打着了树叶。”
 那么如何铲除走私之源呢?困难重重。走私集团配备着极先进的通讯交通工具。飞艇在半小时之内即可抵达香港。走私贩还携带着47个频道的超高频对讲机,不但可以侦听到我缉私队的联络讯号,还能临时改变登陆地点。走私烟上岸后,由于参预者较多,内外勾结,再加上烟草专卖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制服和公路检查证,非但难以抓住走私贩,甚至时常遭受殴打。
当然要想治本也不是没有办法,有关人士呼吁:调整关税、综合治理。通过调整关税使走私无大利可图,而国家则可收足正常渠道的关税;加强法制教育,海上陆上一起抓,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3月31日《经济日报》李铁铮 陈建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