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上海的电视征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5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上海的电视征婚
去年12月,上海电视台推出“让我们同行”征婚服务节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牵动了成千上万有情人的心弦,许多未婚青年尤其是大龄男女以及丧偶或离婚又准备再婚的鳏寡,纷纷前往登记报名征婚或应征求婚,盛况空前,出人意料。
据了解,参加电视征婚的1000多人中,有工人、教师、医生、工程师和机关干部等。很多人是冲着电视收看面广这一特点而来的。一位征婚者说,婚姻介绍所,接触面狭小,而且花时费力,不像电视一播,个人情况就被千家万户了解了,虽花50元的报名费,还是值得的。
确实,电视征婚有它自身的长处。
电视能反映比较完整的形象
有位纺织女工眉清目秀,很是漂亮。她曾在报刊上登过多次征婚启事,就因为社会对纺织女工的职业尚有偏见,屡次失败,她说:“电视征婚形象、立体,我往镜头前面一站,效果准保灵!”现在,她的自信快要有结果了。
电视能够生动地表达情感
征婚者还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借助眼神、手势、语气等手段,把内在的真情实感充分传递给观众。
某仪表厂的修理工小葛,双腿从小残疾。然而他不甘自没,发愤学习。在电视台的摄录厅内,他用英语表达了内心的呼唤:“上天赐我残疾的身躯,无法挽回。我小时候同别的孩子一样都有美好的梦,我做的梦是等我长大了,不会因为我的残肢而受到社会的偏见……”
电视能反映比较真实的情况和心态
对于节目编导和摄制人员来说电视镜头扫描征婚人真实的生活情景是一种责任,工作也需要细致。有一些征婚人出于种种原因,往往有意无意地掩去不利于自己或夸大有利于自己的各方面条件,编导人员察觉了,予以查实纠正。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征婚人没有注意到自身所具备的富有特征和魅力的外在条件和内在美德,编导人员也主动加以概括和提炼。
当然,热衷于电视征婚,还在于不少人想通过这个难得的上荧屏的机会,实现随征婚目的而生的各种真实要求。比如说,一位大龄青年参加电视征婚,目的是请单位领导了解大龄未婚人的苦恼。
电视征婚是一个新出现的服务性电视节目,它把现代传播手段同普通人的生活、要求结合起来,为社会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
          (4月3日《解放日报》徐大康 倪淑珍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