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人民军队永远忠于党——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5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人民军队永远忠于党
——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
  郑言实
解放军总政治部去年年底召开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形成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下称《纪要》)。中共中央已将这个《纪要》批转全党,同时印发了杨白冰同志对《纪要》的说明。
这个《纪要》,是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经历了建国40年来最严重的政治斗争、国际形势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动荡之后,从长远战略的高度思考过去、思考未来,集中领导和群众智慧所产生的重要成果,是继1987年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之后,在新形势下加强军队政治建设的又一纲领性文件。
《纪要》十分鲜明地提出:大力加强政治建设,保证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
其核心思想,是军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始终不渝地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人民。围绕这个主题精神,《纪要》提出了5条基本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情况下,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都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胜利完成保卫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光荣任务。从这些要求可以看出,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内涵丰富,标准很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纪要》确立的主题和提出的基本要求,有着充分的客观依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形势总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但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反动势力加紧了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加紧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渗透和颠覆。要保证社会主义中国永不改变颜色,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肩负的历史使命十分重大。新时期军队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国内情况。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使军队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发生了战略性转变,各项工作从临战状态转入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和平时期建设轨道。这两大变化,对军队如何利用有利条件和时机抓紧进行现代化建设,同时有效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和干扰,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保持我军的政治本色,提出了新的考验。
去年春夏之交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告诫我们,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坚强柱石,也是敌对势力妄图颠覆社会主义的巨大障碍。据此,《纪要》十分严肃地提出,军队要经得起反“和平演变”斗争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平环境的考验,就必须把加强政治建设作为长期的根本任务,努力做到在政治上永远合格。这个符合客观逻辑的结论,正确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如何保持人民军队性质,保持新时期军队建设正确方向这个重大问题。其深刻性和创见性,对全党同志反思在去年那场风波中的经验教训,思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人民军队的初期就提出,我军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夺取政权的斗争实践,充分证明这些理论原则的正确性、科学性;建国后巩固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斗争实践,也都一再提醒我们坚持这些原则的极端重要性。《纪要》抓住这个生死攸关的重大原则问题,旗帜鲜明地重申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提出了保证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的重大任务。只有努力实现这个要求,才能保证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永不变质,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全面提高,保证我军全面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成为抵御侵略、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的钢铁长城;成为粉碎“和平演变”阴谋、捍卫国家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柱石。
对如何实现这个要求,《纪要》作出了明确回答。其主要方面是:
第一,突出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理论原则上,回答了党领导军队同国家领导军队的根本一致性,有力地批驳了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在党、国家、军队关系上散布的谬论。在制度规定上,《纪要》对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制度,集中起来加以重申。同时,根据反渗透斗争的需要,对防止其他政治势力插手或影响军队,作出了新的明确规定。在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上,《纪要》从提高党员素质到加强党组织建设;从严格党的政治纪律到按照“学习、团结、廉洁、求实”的要求加强部队党委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都作了很好的阐述。这些,不仅适应了新形势下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党和军队建设的理论。
第二,突出强调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
十年改革风风雨雨,始终存在着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和斗争。这种斗争必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全过程。要保证人民军队在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中永不迷失方向,就必须把增强干部战士政治上的坚定性作为军队政治思想建设的第一位任务。《纪要》深入分析了军队政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考虑到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对立和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号召在全军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再学习、再教育,坚持抵制和清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三,突出强调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反腐蚀斗争
应当看到,我们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们的较量,更多地、更经常地表现在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上。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也是很深刻的。《纪要》从保证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的战略高度,把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反腐蚀斗争、巩固部队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提出来,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思想文化建设既是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又为加强政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和提供必要条件;反对腐朽思想的侵蚀是一项长期任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反腐蚀斗争更要打好主动仗;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军队应成为全社会的先进群体,必须坚持高标准,按照“四有”目标培养人,提倡无私奉献精神;既要严厉查禁精神毒品,坚决堵塞腐朽思想文化流入部队的渠道,更要着眼建设,丰富干部战士的精神生活;军队的文艺出版工作,一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方向,毫不动摇地以宣传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突出强调部队领导权必须掌握在真正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
《纪要》认真总结了这些年部队选拔培养干部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前的政治斗争实践,在重申贯彻干部“四化”方针的同时,强调一定要注重从政治上选拔、培养干部,使枪杆子真正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人民的人手里。如果不是这样地看问题,在贯彻干部“四化”方针中放松或忽视革命化这个首要条件,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纪要》认真吸取我们同“左”右两种倾向斗争的历史经验,在全篇立论的基调上坚持两点论,把政治工作的党性原则同科学的求实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加强政治建设同抓好部队全面建设、贯彻战斗力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精神。作为加强军队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纪要》根据当前政治气候的复杂性,提出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具有很强的政治原则性。特别是在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搞“和平演变”、反对和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方面,树起了鲜明的旗帜。同时,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时,十分注意同过去“政治挂帅”、“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等“左”的一套做法划清界线。
回顾我军政治工作历史上几次很有影响的会议,都是根据当时的形势任务,抓住一个主题,分析解决问题,推动了政治工作的发展。这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了加强政治建设,保证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的主题,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必将对军队政治建设以至全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