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美国一九九○年人口普查及其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5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美国通讯

  美国一九九○年人口普查及其难题
本报记者 张启昕
美国一九九○年人口普查已经开始。四月一日前,美国居民都要把人口普查表格填好,寄回商务部的人口普查局。
早在半个多月前,普查工作人员按门牌号码已把人口普查表寄给各户填写,这份表格内容广泛,但一般人只需回答十四个有关个人和居住状况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只有百分之十七的住户被要求回答包括收入、教育和其他细节的复杂的问题。这次十年一度的普查涉及全国一点零六亿住户、二点五亿人,工作量大,是联邦政府文职机构所承担的一项大工程,普查将采用包括扫描分类、电脑绘制城镇分区街道图等最新科技。预计普查工作将耗资二十六亿美元。
从事普查的工作人员总共有四十二点五万人,他们除了处理普查表格外,还将登门拜访,实地调查。普查局估计,大约百分之七十八的住户会把人口普查表寄回,对于未寄回表格的家庭,普查局将在四月最后一周派出三十万普查员逐户造访。
人口普查是一项基本的国情调查,但在美国,由于涉及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普查工作遇到的难题不小。
人口普查的结果将涉及重新划分国会选区,还涉及几百亿联邦补助经费的重新分配,不免引起各州政治方面的争斗。
如何普查无家可归者人口是个不小的问题。美国有多少无家可归者,他们住在哪里,需要社会给予什么帮助,这些问题在美国一直是个谜。近年来不少关于无家可归者的说法差别悬殊,有的说只有二十五万人,有的说有三百万人。这次普查局准备把这部分人列入人口统计,但普查的难度不小。三月二十日深夜至二十一日清晨,普查局在全国出动一点五万名普查员,突击上街清点无家可归者。他们在全国各城市的二点二万个地点进行清点,先到无家可归者的“收容所”以及他们常住的低价旅馆,然后又到机场、车站、桥头、公园等公共场所。但美国的这个阶层是行踪不定的流浪汉,经过一夜清点,就连普查局的人员也承认,只能有个概数,不可能把每个人都统计清楚。同情无家可归者的团体对这种普查更持异议,他们形象地比拟说,要统计无家可归者之难犹如清点海滩上的沙粒。他们担心普查不实,低估无家可归者人数,从而缩小这一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出于各种原因,还有一部分人口不愿填写或不愿如实填写普查表。《纽约时报》举例说,穷人就对普查抱有戒心。譬如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有一家四口住户,六十多岁的父亲同其儿子、儿媳和一个不足周岁的孙女同住在一套由政府补助的公寓套间里,他们就不愿让外人知道他们的生活状况。如果他们泄露儿子和儿媳另有收入,那么或者房租上升,或者失去住房补助。虽然普查局申明各户普查表的内容不对外公开,但许多人对普查都有“恐惧、不信任的心理”。正因为这样,过去的普查少统计人口的现象普遍,特别是在大城市里更是如此。
                     (本报华盛顿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