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大企业节水的潜力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大企业节水的潜力大
  任兆欣
首钢是用水大户,大量的水被用于冷却,不间断地给机器设备降温。
通过观察与了解,记者感觉首钢人惜水节水的意识是比较强的,一般都知道现在水资源很贫乏,水质下降,工业用水耗量大,不节约会影响人民生活。但数据表明,近几年生产每吨钢所消耗的“新水量”却在不断增加。仅以轧钢这一生产环节为例,1987年轧制一吨钢坯需水6.54吨,1988年需水7.13吨,1989年则上升到7.17吨。
在大型工业企业里,生产用水的大量节约主要依靠技术设备。节水设备陈旧、损坏或新设备不能使用,成为企业节水的巨大障碍。比如用于空调的水,只是降降温,没有任何污染,完全可以循环使用。但这需要一个密闭的净环水系统,把分散在各空调器里的水收集起来。不具备这个条件,干净的水就白白流掉了。 
采取新的节水措施、安装新的设备,需要场地、更需要资金,要申报、要等上级批准。一套设备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而首钢内部生产用水每吨价格为3分钱,多用1万吨水,才多交300元水费。在没有强制性节水措施的情况下,人们难免只算本单位的经济帐。
首钢初轧厂一位“管水”的干部作了这样一个颇有意味的比较:节约用水、计划生育和绿化环境这三者都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而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是万物生长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更重要一些,但现在无论管理、资金,还是舆论宣传,对于节水问题的重视都很不够。
计划生育工作之所以搞得比较深入人心,主要是因为,从中央到地方、到各级单位都设有专门机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这项工作的推广和实施。而节水工作缺乏一贯的领导和必要的强制措施,偶尔大声疾呼一阵,最后常常不了了之。
绿化工作有每年一度的植树节,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大一点的单位都有绿化办公室,每年有一定数目的绿化专用基金,能做到专款专用。而节水工作却不具备这些“硬”环境。如果各个有节水潜力的企业,都能在预算中留出一部分节水专用基金,用于节水设备的购置、维护和保养,那么,节水工作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要使我国水资源危机得到缓解,不仅需要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还需要自上而下加强管理,需要一定数量资金的支持,也需要舆论宣传的帮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