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毕季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7
第3版(综合)
专栏:专访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
——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毕季龙
本报记者 刘国昌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当今世界上存在着的两大客观现实。它们两者孰优?孰劣?它们的各自前途怎样?这个问题对于经过马列主义哺育多年的中国人民来说,本是一个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在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年人中忽然成了问题: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对资本主义羡慕、迷信。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社会主义不感兴趣,对资本主义却表示欣赏。持有这种态度的人,虽为数不多,但确是一个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资本主义制度不了解,对其认识有偏差,不善于分析、比较,是其中重要一条。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请一些对资本主义制度有深刻了解和研究的人谈一谈,是十分必要的。前些时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毕季龙,同他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深谈。
毕季龙先生是我国一位资深的外交家。40年代曾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进行研究。1979年至1985年期间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1985年卸任后,任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1986年、1987年又曾两次去过美国。此外,每年还多次以个人身份出席各种国际会议。
今年70多岁的毕老是一位和蔼的老人。面色红润,两鬓灰白,精神矍铄。当他得知记者采访之意后,欣然接受。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在他那安静的书房里,我们攀谈起来。
毕老坐在沙发上,语调平缓,娓娓道来:
“最近几年,去美国的留学生多了起来,我也曾接触过一些。他们多数没有去过美国,到美国时间不长,对美国不大了解。总的印象,他们对美国的认识比较肤浅、片面,他们认为:美国了不起,物质丰富、生活优裕、个人自由,对资本主义社会感到新鲜。总之,肯定的比较多,深入了解少,认识有局限性。他们对美国羡慕多,个别的人甚至有点迷信,虽然没有说‘外国月亮比中国圆’,但总觉得,美国好,比中国好,中国应当追求美国的方式。”
毕老接着说:“从某些方面讲,美国物质生活是比较富,因为它有200年以上的资本主义历史,科学技术发达,生产、贸易占优势。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据我了解,包括一些在美国时间较长的华人认为:美国社会并不是那么好。美国是不是所有人都富了?是不是真正有自由?制度是不是真的那么好?是不是适合中国的国情?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中国人接触美国社会有一个认识过程,但不能由羡慕到迷信。”
如何认识美国的富
毕老说:“如何认识美国的富?从本质上看,它的富是怎么来的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基本上是靠剥削制度积累的。人们包括一些迷信美国的人也会看到:美国并不是人人都那么有钱,从我接触的一些中产阶级来看,他们的收入大约1/3付租金和利息,1/3交纳各种税,那么,所剩下来的钱就没有多少了。现在有些人羡慕美国一般人生活中的方便,例如房子、汽车之类,这其实是他们最起码的生活条件。为了这种起码的条件,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由于市区房价、房租贵,很多人不得不住在离市区远的郊外,到市区上班。这样房租便宜一些,但居住的方便就不如市区,而且往返交通费用就增加了。许多人都为此而苦恼。
“市区的住房,人口少的家庭如一厅一卧,月租要1000多美元,而且不是什么好房子,属于中下等。中产阶级基本上是买房子时要分期付款,其他如汽车、冰箱、衣服等也往往是分期付款。一些收入低的人,如商店的店员、办公室的职员等,穿差了不行,也就分期付款买衣服。就是说,日常住的、用的、身上穿的并不一定已经是自己的东西。这样,许多人生活上都有一种不安全感,总有一种紧张的感觉,就怕一旦失业,一无所有。
“美国人为了维持他们的生活条件,是靠‘寅吃卯粮’来的。事实上并不是有那么多的人真正有支付能力来享受这种物质丰富或生活条件,而是靠一种赊购制度,即分期付款办法,或是各种贷款,负担相当高的利息。整个美国社会,相当大程度上是依靠这种办法来维持市场、维持经济的。现在的美国情况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差距不断拉大,中产阶级靠借,穷人大量存在。现在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逐年增多。失业、流浪、讨饭、卖淫的人,在街头常见。贫富差距大,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现象,也是所谓美国富的真象。”
在谈到第二个原因时,毕老说:“第二条是靠掠夺。早期是采取战争和侵略方式,公开掠夺。后来是靠做生意,进行不平等交换;在国外投资,赚利润。但现在这种情况也难了,由于各国之间的竞争以及发展的不平衡,美国的经济地位不如以前。它原先是债权国,现在成了债务国。美国第三产业发达,但不能输出,所以外贸逆差大。二次大战以后处于极盛时代的美国在走下坡路。当然,它现在也搞些‘政府干预’,美国一些出谋划策的人也叫嚷:美国也要‘改革’、‘调整’,但他们困难越来越多,不少有识之士对美国经济的前景不抱乐观。”
如何认识美国的“自由”、“民主”
关于“自由”问题,毕老说:“对于这个问题也要分析的看。在那里,有钱人与没钱人是不一样的。比如:租房子、买房子,黑人在一些地区就被拒绝。美国现在还有‘黑社会’的现象。解放前,我国曾有‘青红帮’,专门卖鸦片、开妓院、干坏事。美国也有类似的现象,开赌场、贩毒。肯尼迪之死,至今没有查出凶手。很多人认为:这可能是‘黑社会’的人搞的。个人财产和权利的保护,基本上看你有没有钱取得有效的手段。打官司,有钱人打得起,没有钱的人就打不起,一般人都害怕打官司。参加选举的费用很高,不是一般老百姓敢于问津的。”
关于“民主”问题,毕老说:“在美国国会里,议会议员都是代表本州的利益和意愿。我这个州不同意你那个州的议案,这个州要让对方同意,这里面就有交易。这样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一种交易关系。一些公司老板或社会集团,为了这个公司或集团的利益,往往不惜花费巨万资财进行活动,以影响国会支持或反对某个议案,这种活动就是所谓‘院外集团’活动,这是人人皆知的美国特产。”
    关于美国的社会、家庭生活
在谈到美国社会、家庭生活这一问题时,毕老说,在美国,同一些人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大多数缺少一个共同的目标,缺少奋发向上的东西。一些人为了个人不顾一切,精神空虚,有的人连报纸也很少看,书也不看。有的家庭只订地方小报,但也只是看看广告而已。
谈及美国人家庭生活问题时,毕老说,在美国一些人的家庭负担很重,上大学要花很多钱。一般本地大学一年要一万多美金;有些名牌大学不在本地,要到外地去读书,一年要二万以上美金。大学教授也是很清苦的。
随后,毕老又介绍美国社会一些人的生活情况。他说,美国现在社会上有几种人生活很困苦,这些恐怕是国内一些人想象不到的。第一种是老人。这些人和子女不住在一起,生病无人照顾,有的甚至死了一个月才被人知道。天气好时,在美国公园里坐满了这种人。第二种是病人。在美国,医药费高,生病生不起,找个看护或佣人照顾那更不敢想。所以,有些人不管如何困难,也要参加“医疗保险”,但医疗保险并不是全部承包的,不少费用还得配付。第三种是穷人。现在纽约有一万多人没有住的地方,他们只好提个包到处流浪。此外,还有残疾人、孤儿。他们生活更是困难,只得沿街乞讨、要饭。
“对社会主义中国充满信心”
在采访中,毕老谈兴甚浓,话题迭出,滔滔不绝。最后,他概括地分析道:现在国内有些人迷信资本主义制度,羡慕美国,这主要是对本国和美国的情况不了解,对其认识也不够。毕老说,美国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过程,它有一个积累、发展阶段,现在高峰已经过去了。我们新中国只有40年历史,基础就不一样。但是,就在这40年中,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北京、整个国家变化都很大!我们的这样伟大的成就是全世界公认,一致钦佩的。我们应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对祖国充满信心。去年“六四”风波后,西方一些国家对我们实行制裁,但实际上是制裁不了的!50年代他们搞过“封锁”,我们闯过来了。现在我们已经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我们有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经验和体会,用制裁来对我们施加压力,是难不倒我们的。我们应当有这个信心。至于物质丰富问题,我们已经取得了人所共见的辉煌成就,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这个问题肯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并且我相信会比资本主义制度国家解决得更好。包括精神生活,我们也是可以搞得更好的。那种主张“全盘西化”的路是根本走不通的。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对于外国一些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还是要学习的。不要闭关自守,要眼界开阔,但也要做到“胸中有数”,不要被一些表面的、似是而非的东西遮住了双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毕老交谈后,记者颇有此感。并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正在走着没落下坡的路;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却如初升的朝阳,蒸蒸日上。尽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还有曲折,但前途似锦,无限光明!对此,我们应当充满必胜的信心!读者朋友,当您读完这篇报道,想必也一定会有同样的感想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