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4阅读
  • 0回复

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9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不久前闭幕的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的共同主题,就是要为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而奋斗。这是完全正确的方针。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改善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要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就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十一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全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重申,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正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首先全党要进一步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今后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而要使社会主义这面大旗在中国迎风飘扬,重要条件之一是必须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充分展示出它比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具有的优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关乎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关乎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党。在战争年代,人民跟着共产党走,是因为党领导人民翻身求解放;在建设时期,人民跟着共产党走,是因为党带领人民走上了富裕幸福之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致力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国家日益强盛,使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广大群众才会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我们党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几十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十多年经济建设成就证明,共产党人是完全有能力也完全有信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
搞好经济工作,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前首要的是要认真贯彻李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各项任务。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是快的,是好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摊子过大,总量失衡,结构恶化,通货膨胀加剧,等等。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此,需要下大力抓好经济工作。要集中力量办好农业,努力改变市场销售疲软状况,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技术进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企业改革,加速重点工程建设。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保持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从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使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要通过治理整顿,消除前几年经济过热遗留的不稳定因素,为整个90年代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推进和深化改革,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极为重要的一环。我国经济建设在短短的10年里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党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认真贯彻执行。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正确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我们的任务是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使这些政策和措施更加充实和完善。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开拓改革开放的新途径。凡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措施和办法,都要继续实践;凡是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要不断地加以革除,巩固、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整个经济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建设热情共同构筑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厦。要充分发挥广大职工主人翁的作用,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到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技术进步上来,凝聚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上来。人民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建设者。一切渴望幸福和富裕生活的人们,都应该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艰苦奋斗,诚实劳动,奉献知识,奉献力量,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添砖加瓦。当前,要特别提倡振奋精神。中国人民历来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是我们的民族赖以自强自立的传家宝。既然我们可以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使贫弱的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初步繁荣昌盛的、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那么,再经过不懈的奋斗,也完全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重要的问题在于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任何悲观的论点和无所作为的论点都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可取的。在战争年代和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面对的困难、承受的压力比现在大得多,但是,我们依靠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挺起腰杆,艰苦奋斗,赢得了胜利。今天的困难和压力更吓不倒中国人民。
各级党委对经济工作是非常重视的,现在的问题是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当前经济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特别要研究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问题,使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体制更趋完善。党的各级领导要率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解剖“麻雀”,获得搞经济工作的真知灼见,取得领导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各级党组织,特别是经济部门、企业和农村的党组织,要从国家的全局利益出发,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务求使中央所确定的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方针得到贯彻落实。只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齐心协力,长期不懈地抓下去,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就大有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