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农业综合开发 江西开垦红壤成效显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9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农业综合开发
江西开垦红壤成效显著
本报南昌4月18日电 记者赵相如报道:江西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发红壤,取得显著成效。4年来全省已开垦红壤荒山25.12万亩,有8266户农民上山,在号称“红色沙漠”的红壤上种植了成片的柑桔、茶叶、苧麻等经济作物和防护林带,饲养了奶牛和猪、羊,修建了公路、住房、学校、医院、加工厂和电灌站、水库、大型水塘等一批基础配套设施。
据有关部门介绍,这些开发项目已利用了世界银行贷款计划的82%,按信贷协议规定的72个月建设期,可望提前20个月全面竣工。
中国红壤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2.7%,相当于4个法国的国土面积。江西省正处于中国红壤中心区。“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浓”正是这种土壤的特性。据地质学家测定,红壤生成于14亿年前的震旦纪,含石英砂多,酸性重、养分少,对农林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江西省从1983年12月起申请利用世界银行无息贷款开发红壤。经过31个月的项目前期准备,于1986年7月与世界银行正式谈判决定:用72个月时间,开垦红壤30万亩,饲养奶牛5000头,并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方针,从1986年9月1日起,正式全面实施江西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江西省在开发红壤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专业户上山办家庭农场的方式,并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凡上山的专业户都实施农牧结合、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的经营模式,因此大多取得当年上山、当年开发、当年见效的明显效果。1986年至1989年,全省家庭农场农副产品纯收入达3400万元,累计提供商品肉猪21.5万头、花生300万公斤、鲜奶617万公斤、柑桔水果10万公斤、家禽480万羽等,去年户均收入3510元,人均702元,高于全省农村人均收入的26%。
红壤开发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据调查,在开发项目区的崇仁等4个县,由于4年来坚持营造防护林,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8%,红壤肥力有了提高,水土流失已有所缓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