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卡拉奇三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卡拉奇三景
  任毓骏
车水马龙
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市比作中国的上海是比较恰当的,它面临大海,人口最多,是国家的经济中心。进入卡拉奇市区,用中国成语“车水马龙”来形容其繁华,更是恰当不过了。纵观,这闹市是一座以车为主题的博物馆:手推木轮车、马拉四轮车、单峰驼驾着的木板车、全身彩绘的大篷车;横看,这里又是一个万国汽车博览会:高级奔驰车、豪华皇冠车应有尽有,数量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杂牌车。
街头的小商小贩多推木轮车,车身就是柜台。卖水果的把各色水果摆成各种图案,如果你想饮果汁,当下就能给你压制一杯。专卖甘蔗的,一边叫卖,一边表演自己的飞剪艺术,他一手拿一根剥了皮的甘蔗,一手拿一把大剪刀,有节奏地把甘蔗剪成一寸长一段,飞起的蔗段准确地落在瓷盆里。
坐腻了汽车的西方游客受不住古色古香的马车的诱惑,都想一乘为快,或游闹市,或逛海滩,费用是出租汽车的数倍也在所不惜。至于骆驼拉车,更是卡拉奇一绝,在呼啸而过的大小汽车之间,骆驼昂首阔步,旁若无人,有的车夫甚至在车上打盹,任骆驼信步而行。特别是那清脆的驼铃,要比汽车的噪音悦耳千倍万倍。
卡拉奇的出租汽车又旧又小,车身一律漆成黑色,车顶为黄色,随叫随到,车价也很便宜,司机收入不高,大多属贫困阶层。卡拉奇的公共汽车五彩斑斓,开车时前后门都不关,当地人上下车几乎都像杂技演员一样,车不停稳就跳上跳下。如果车厢里人满了,胆大的乘客就爬上车顶,有时车顶上能挤十几人。如今,车流中最多的是巴产铃木小汽车,这种车价格便宜,耗油少,车身短小,逐渐成为巴基斯坦年轻人的宠物。
购物天堂
中国人给卡拉奇老城区的沙迪商业区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王府井”。说实话,这个商业区面积之大,商品之丰富和齐全,超过了北京王府井。一位店主曾自豪地说:“除了洲际导弹和航天飞机,你能在沙迪买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先从家用电器看起,电视机、录相机、音响设备、摄象机、冰箱、洗衣机,无论日本的索尼、松下,还是荷兰的飞利浦,或是美国、西德的其他名牌,你只管点好了,店老板都不会让你失望。
在汽车市场,你可以买到价值数十万美元的高标号奔驰,也能掏万把卢比开走一辆旧车。这里的首饰店、服装店、布店和鞋店里都设有座位,顾客可以坐下来任意挑试。特别是在鞋店里,顾客一坐下,店员马上搬个小凳坐在你对面,为你试鞋、换鞋,中国人真还不习惯。
不少年轻店员都学会说中国话。“你好,中国朋友”,中国人一进商店,这些店员笑脸相迎,马上用中国话打招呼。有的甚至会说更复杂一些的话,如“又便宜又好”、“买卖不成仁义在”。店员如此热情,不买东西真还不好意思。
海上垂钓
没有大海就没有卡拉奇,卡拉奇靠大海繁荣。卡拉奇海滩早已成为旅游场所,令外国游客感兴趣的是在海滩乘马车、骑骆驼,看舞蛇和耍猴。
如果你想进一步领略大海的魅力和试试自己运气,可以租条机帆船出海钓螃蟹。这种船可乘六至八人,一人驾船,一人伺候游客。我们所乘的船只是兄弟两人,哥哥掌舵,弟弟则把小鱼切成几段,熟练地穿在鱼钩上,分发到乘客手中,自己手提两个鱼钩,为我们作示范。进入钓区后,只见那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站在船帮上,把手中的鱼钩甩向远方。不一会儿,就钓上一只巴掌大的海蟹。我们几人也照样来钓,但不是被蟹吃光饵,就是钓到半路让蟹逃掉了。尽管如此,每个人都有收获,不到一小时便钓了二三十只。
钓蟹之余,你可以欣赏大海之美,水天相连之处,白帆点点。刚才还是海平面上的一个黑点,一会儿你会发现是一艘万吨巨轮向你驶来。天公作美,那天正好有一艘白色轮船从远处缓缓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桅杆上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能在异国他乡的海域见到来自祖国的巨轮,尽管钓蟹手气不佳,仍感不枉此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