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揭开千古之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揭开千古之谜
  管彦忠
在玻利维亚的蒂瓦纳古,十多名国内外考古学家和近百名工人正在进行一项大规模的考古工作。虽然至今只发掘了这座重要遗址的百分之二,对其全貌还知之甚少,但对这座古代“南美洲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大都市的研究”已经取得“惊人的进展”。
古老的文明 蒂瓦纳古遗址位于的的喀喀湖东南二十一公里处,海拔三千八百四十二米。从拉巴斯出发,乘车一个半小时便可到达。在观赏高原风光的同时,遗弃的庙宇和古代的巨石建筑残垣,往往会使人陷入对往昔的沉思。据初步考证,蒂瓦纳古城存在于公元前二百三十七年到公元一千零五十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在其全盛时期(大约公元六百六十年)人口达到十至二十万。居民主要以畜牧业为生,饲养羊驼等,同时种植土豆和昆诺阿藜。他们在农业、建筑业、水利工程和天文知识等方面都曾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传播到秘鲁和智利北部。这一文明毁灭的原因还未弄清,最近学者们发现可能是因为长期的干旱破坏了当时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即先进的农业系统。
科幻作家目睹这座用巨石砌成的城市遗址,无法解释当时的人如何搬动这些石块,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蒂瓦纳古的建设者们描写成“外星人”或是从天而降的神仙……但出土文物表明,蒂瓦纳古人那时已掌握复杂的建筑技术。阿尔帕纳金字塔有七层,几乎全被泥土覆盖着,它顶端的古庙内有雕刻精细的太阳门和普图尼殿,殿内墙上刻着几十个代表不同种族的脸谱,他们都参加了这座古城的建设。还有一座用黑色玄武岩雕成的高大人像,脸上罩着美洲狮的面具,刻得惟妙惟肖。在离金字塔不远的另一个殿里,每件雕刻品都涂着鲜艳的蓝、绿、红和桔黄色。此外,还发现了磨得光亮的彩色陶瓷、铜钉、有烙画的骨头、茅草屋顶的碎块等,这些有助于了解古代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
令人钦佩的古代农业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套完整的地下水道系统,表明当时的灌溉农业已十分发达。水道离地表三点四米,用切割整齐和磨光的石块砌成,这些石头是从蒂瓦纳古南部二十公里处的采石场运来的。管道的直径约七十厘米左右,长约一公里。两侧有完整的配套水渠与主干渠相连,水渠表面是用红漂白土压实的自然防水层。专家们认为,建造这套系统比建造任何金字塔使用的劳动力都多,在拉美地区尚未发现类似的工程。这一水道运行了几乎一千年,直到蒂瓦纳古文明消失之时。蒂瓦纳古文明的繁荣基础正是有效的农业耕作制度,它充分满足了居民食品的需要,使他们有条件去发展建筑、水利、手工艺等,创造自己的文明史。
考古专家们正根据发掘到的古代农业技术,进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科学实验。他们修建了长方形的平行台地,相连的两侧有水渠围绕着。白天,高原上太阳光的强烈照射使水温与地面温度相差二十摄氏度左右。到了夜晚地表温度急剧下降时,这些热量便辐射到地里的土豆、昆诺阿藜等农作物上,形成热气保护层,防止农作物被冻坏。采用这种方法的第三年,获得了喜人的好收成:土豆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十七至三十五吨。而在小规模的农场里,农民按目前方法种植的土豆,每公顷只收获二至八吨。在蒂瓦纳古文明发达的时代,运用这种技术种植农作物的面积至少有八万公顷。目前恢复这一古老技术的试验地还只有五十公顷,专家们计划两年后增加到四百公顷,然后逐步推广。他们希望再现这一古代技术,为今天蒂瓦纳古地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附图片)
  图为发掘出的蒂瓦纳古城遗址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