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冷”“热”之后看海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0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冷”“热”之后看海南
本报记者 马鹤青
今年4月,是我国最年轻的省——海南省建省两周年。前不久,海南省长刘剑锋在海口市同北京来的记者们交谈时,十分诚恳地谈了海南的历史,谈了海南过去遇过的“冷”,谈了海南近年受过的“热”,也谈了海南今天比较正常的发展温度。在全岛的所见所闻,使大家相信:刘省长的谈话很实在。要了解海南的今天,就得知道海南的昨天。要建设海南省,建设“大特区”,就需要瞻前顾后,掌握一个适当的温度,走一条切实的道路。
人们常说海南是中国的一个宝岛,面积虽小于台湾,而资源和气候却优于台湾。可是,海南这个热带宝岛,在历史上却有很长一段“过冷”的日子。且不说唐宋时代开始这里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在近代史上这里也是冷冷清清。1940年,侵占海南的日本人在岛上开了一个小铁矿,算是现代工业,而在首府海口市,也只有用手摇机织袜子的。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修港口、建工厂,海南人也只能隔海相望,因为那时候外国军舰常在附近海域出没,国家的着眼点是先在岛上驻扎空军、海军,准备打仗,守卫国土。几十年来,海南四周的天然良港里,只有渔家的小木船来往,公路又少又窄。全岛缺少电力,直到几年前,海口市的路灯还很少,各家商店门口放一台柴油发电机,天黑了发一点电照亮自己的门市。至于农业,虽说气温高、雨量足,可是生产的粮食还不够岛民吃。五指山里的黎族、苗族兄弟还在刀耕火种。如此冷清穷苦,人们自然缺少商品观念,甚至还羞于买卖。农家有了鸡蛋、香蕉,拿去放在路边上,自己躲进林子里,偷看过路人在他的“自选市场”上拿走东西,凭自觉留下点钱。等“买主”走远,“卖主”才出来把钱收走,不计多少。甚至到今天,那“冷”的痕迹依然可见,路边有大片荒地无人耕种,同时又有60万人需要国家钱粮救济。海南是宝岛又是穷岛。几个月前,一个日本企业家代表团来海南考察,其中有位年长的企业家感叹说:“1938年,我是一名日本军人,我们是在你们海南的洋浦港武装登陆的。这次我又到洋浦,同52年前相比,那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海南这块得天独厚的宝岛,实在“冷”得太久了。如今世界在迅速发展,那位日本老兵的感叹,理应激励国人奋起直追!
物极必反,久“冷”有时引来的是骤“热”。近几年来,开发建设海南的呼声逐渐高涨,特别是1988年宣布建立海南省大特区以后,一股“海南热”立即席卷宝岛,同时波及大陆。人们一听说在海南建特区,一下就想到深圳的迅速繁荣。实际上,深圳原是一个小县城,背靠大陆,面对香港,用较快的速度改变面貌比较容易。而在海南这个“冷”了多年的地方,有19个县市,农村很大,生产落后,交通不便,怎能同深圳相比?于是,刚说建特区,急于求成的情绪不可避免,也会出现些“超前”的安排,比如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修建豪华饭店,10年之内就很难用得上。这股“热风”传到大陆,滚滚人流跨海涌入海南。海口市一些旅馆门口挂出许多公司的牌子,各种公司竟达几万家。这中间当然有立志开发建设海南的,也有很多人误认为一到特区就能马上赚大钱。成千上万人满头大汗地来回奔走,寻找赚钱门路。结果建设没上去,消费上去了,物价上去了。接着又是成千上万人下海南求职,有的带张文凭来,有的辞掉大陆的工作全家来。琼州海峡的客轮坐不下,有的搭渔船过海。海口的大街上满是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和有各种专业职称的人。那时,报纸上的大标题是《十万人才下海南》,实际上,从1987年到1988年,来海南留下姓名要找工作的有18万多呢!海南的党政机关和工矿企业整天忙于接待、考核,忙了一年,录用6000人,占来海南人数的1/30,10多万人不得不返回大陆。我们在海南期间,多次听人们赞扬被海南录用的人,在海南扎下根、艰苦创业的事迹。今年春天,海南各部门又先后寄出成百上千的调令,把前几年曾来求职的合格人才调来,事情办得很有条理。从这里可以看出,天下事,太“冷”不好,太“热”也不行。没有一定的计划,没有必要的程序,靠一股热风办事,难免令人失望。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尤其如此。
“冷”的日子已成历史,短暂的过“热”也已过去,海南终于能在比较正常的温度下进行建设了。1988年以后,在全国治理整顿声中,成千上万的公司摘下牌子撤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和各大企业来投资办实业,一批工厂先后建成投产。外国客商也来考察,准备同海南合资办工厂建港口。中共海南省委和省政府现在的建设方针是“用政策,打基础,抓落实”。“用政策”,用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包括中央给海南建特区的政策。这使人们思路明确,各项工作和建设有了先后次序和轻重缓急。“打基础”,是准备起飞的硬功夫。前边说过当年海南严重缺少电力,经过两年的奋斗,如今海南同福建一样成为电力有余省,全国仅此两家。海口机场已开辟16条航线,飞机可飞往大陆各地,还东飞香港,西飞曼谷。南边三亚市的凤凰机场今春也将动工。已经开通与世界各地的电讯来往。全省公路都在整修加宽,东线的高速公路正紧张施工。全岛四周的港口设备都在改善,吞吐量不断增加。海南有广阔的农村,人们当然忘不了农业。近两年,大批物资和资金下乡,大批干部下到农村,农业也开始振兴。去年5次风力超过12级的大台风袭击海南,海南却夺得粮食丰收。海南正努力补上先天之不足,努力打好基础。这看起来不像头几年过“热”时那样轰轰烈烈,却件件落在实处,件件有成效。人们可以乐观地预言,这样再苦干几年,海南将逐步羽毛丰满。
刘剑锋省长同记者们交谈时,转达了省委书记许士杰的话:“宣传海南时,千万不要说过头话。”事实确实如此,海南至今尚有不少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尚有大量艰巨工作有待完成。海南人越是谦虚谨慎埋头苦干,人们对海南的信心也就越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