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搞好农技推广 稳定科技队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0
第6版(读者来信)
专栏:来信集纳

  搞好农技推广 稳定科技队伍
江苏滨海县委农工部徐恒足来信:1985年以来,我县农业发展出现徘徊局面,重要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跟不上需要。经调查,我县农业科技难以普及主要原因是:
投资短缺。我县1980年实行财政大包干后,农业事业经费的包干基数就没有变动过。这几年,有关部门各项开支都加了码,结果是一部分科研资金转为科技人员的吃饭钱。比如,县农业局在财政大包干前,技术干部业务活动费每月人均73元。到了1988年,这笔经费每人月平均只剩53元。按下乡工作每天开支计算,这点钱几天就用完了。因缺乏经费,正常的科研活动只得“靠边”;县农业局10多年来几乎没有添置过科研设备;往往在农民急需他们去指导时,他们却因无钱出差而困守在机关大院。
“线”断“网”破。我国在50年代就开始建设农村科技推广网络,从上到下有“一条线”,在技术推广方面可以“一声喊到底”。但在财政大包干后,村农技员因报酬无着落,由专职改为兼职,有的村农技人员则有名无实。乡镇农科站为了“忙饭吃”,以商业经营代替生产服务,农技推广由主业变为副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群体效应下降了,很多应办、能办的事办不成或者办不好。
物资不足。这几年,由于原材料短缺,物价上涨等种种因素,使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我县这几年在化肥、农药、农用机械的供应工作上,尽管很努力,但仍不能满足新技术推广的需要。一些本地急需的微量元素更难组织供应,薄膜一度也很紧张,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无法落实到田头。
江西吉安地区农牧渔业局 刘立盛来信:最近,我地区有些单位扩编时,不断从农业部门抽调干部,造成部分农业科技干部不安心工作。为此我建议:一方面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增强事业心。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则要努力改善一线农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以确保农业科技队伍的相对稳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