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希望每个公民真诚合作——李文华教授谈“地球日”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1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希望每个公民真诚合作
——李文华教授谈“地球日”活动
本报记者
“地球日”2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文华教授。
记者 人们把90年代看作人类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最后一次机会。
教授 人类面临全球性环境危机严峻挑战,这是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个国际团体和组织积极筹备这次活动的原因。
记者 许多信息表明,今年有几亿民众参加这次活动,是有史以来空前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教授 广泛的群众性,是“地球日”活动的鲜明特点。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的第一个“地球日”活动,由一些专家学者首先发起,得到全美国1万多所中小学、2000多所高等学校、2000多万人积极响应。今年的活动,虽然由主要国际组织领导人、政府负责人、科学界、金融界和工业界知名人士等42人成立了国际范围的组织委员会,但组织形式仍然保持了“群众性”这一特点,每个国家和有关单位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愿意参加和如何组织这一活动。
记者 请您谈谈国内外将采取哪些活动形式?
教授 比如,法国将沿着卢瓦尔河组成800公里的“人链”,参与者都身穿蓝色或绿色衣服,表示保护地球的决心;加拿大的温哥华将举办生态节和艺术品拍卖,100多位艺术家捐献作品,拍卖得来的钱将用作生态基金;美国几百个城市形成了“地球日”联盟,设立4000多个地方活动组织,仅华盛顿特区就有植树、音乐会等数以千计的活动;苏联有关社会团体将发起义务生态劳动;中国近20个单位和团体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大型“地球日”展览,台湾要开展植树活动,香港将请教会为“地球之友”特别服务。世界组委会还举办了一些多边合作的活动,比如美、中、苏三国运动员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并在山巅通过电视广播,呼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与此同时,著名海底摄影家、“地球日”活动顾问成员罗伯特·白拉德将进行海洋潜水,通过无线电和电视播放他海底摄影的实况……
记者 “地球日”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教授 从现有信息来看,活动有4个特点:一是唤醒民众的环境意识,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集会、演讲,散发各种有关宣传材料;二是鼓励民众亲身参与,组织植树、拣拾废弃物活动;三是注意活动的广泛性,世界组委会致函中、美、苏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举行高级环境会晤,并通过这天的各种活动,把国家领导人、立法者和各级地方官员、商人、作家、科学家和一般民众,都充分发动起来关心环境;四是培养人对自然的感情,通过举办生态节,参观植物园,长途穿越林区、农业区徒步旅行等,提高人们爱护自然的责任感。
记者 人类要解决世界环境问题,就必须采取全球行动,加强国际合作。
教授 从第一个“地球日”至今,20年来人类并非没有行动,只是行动的步伐过于缓慢。虽然在局部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扭转,政治的不公正和经济的不平等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根据当前国际的实际现状,全球合作的前提应当是发达国家率先承担起主要责任,充分发挥资金和技术的优势,争取在更多的领域能有更大的作为,支持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加强环境治理。只有这样,共同行动才能实现。为了唤起广大民众真诚合作,人们把本世纪的最后10年作为“环境10年”。我们希望地球上每个公民、每个国家真诚合作,为环境保护多作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