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新技术揭开秦陵之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1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新技术揭开秦陵之谜
面对深埋地下的秦陵,若用传统的考古钻探方法,只能像“瞎子摸象”那样慢慢解开地宫之谜。因此,应用新技术快速探测秦陵已成为科技、考古工作者关注的新课题。
从一九八一年用地球化学勘测手段发现了秦陵封土堆水银含量的高异常分布区,从而证实了史书中有关地宫“水银成河”的记载,也大体圈定了地宫的分布范围。
据史料记载,秦陵的建筑材料为“鱼池之土,北山之石,荆蜀之木”。最近通过地球物理电法勘测结果,参照上述构筑材料的电性分析,结合其它有关古墓的资料综合判断,秦陵地宫位于封土堆近中部,其分布面积达三万平方米。依电法异常排列特点和性质进一步推断,初步认为秦陵地宫是一个正门东向,有前殿、主殿和四倚角侧翼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世上少有的地下建筑。
通过电法和磁法结合进一步判断,局部电异常与弱磁正异常相吻合,表明地下存在烧结过的建筑材料。同时,激电异常较集中分布于地宫的主体部位,并与部分磁异常相吻合。这又进一步证实史书中有关地宫以铜汁浇铸的传说是可信的。经对各种物探异常的综合研究表明,秦皇陵寝居中,位于地宫主殿之后,并为石椁所包围,其两侧为陪葬墓室。在地宫外围,沿东、南、西、北四侧还分布一定走向延伸的狭长异常,推测可能为通向地宫的条条甬道。
应用新技术方法,在短短时间里就取得了对地宫的完整认识。这在传统的考古钻探方法来说是望尘莫及的。
      (四月十日《今晚报》兴华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