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农业专家的摇篮——格鲁吉亚农学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2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农业专家的摇篮
 ——格鲁吉亚农学院
新华社记者 万成才
在格鲁吉亚农学院宽敞的接待室里,我们新华社记者组一行四人分坐在热情的主人身旁。面前的大长方桌上摆满了各种糖果、时令水果和香甜可口的面点、香肠、葡萄酒、白兰地以及各种饮料。这是在苏联两周旅行中除了正式宴请外受到的最丰盛的款待。院长格奥尔基耶维奇在致欢迎词后以自豪的口吻说:“尊敬的中国同志们,摆在你们面前的食品和饮料都是我院师生亲手栽培和制作的,因为我院所有的实习基地和科研试验地都没有农业工人,一切农活和农产品加工均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现在请你们品尝他们的成果吧。”
盛情难却,我们一边品尝师生们的劳动成果,一边谈起了这几天在各地采访的感受:所到之处,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等地的食品、水果和蔬菜供应比其他地区充足。这种差距的原因何在?院长的情况介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格鲁吉亚气候温和,适宜发展农业。尽管苏联早已成为发达的工业大国,但格鲁吉亚至今仍是农业—工业国,百分之六十的国民收入来自农业。除气候条件良好外,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共和国当局一直重视农业,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十分重视兴办农业高等院校来培养各种农业专门人才。这个面积只有六点九七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五百五十万的加盟共和国竟有三所农学院,在校学生一万余人,均来自该共和国。三所农学院中数格鲁吉亚农学院最负盛名。它设有十二个系,共十五个专业,在校学生六千五百多名,在四百多名直接教学人员中(全院教职工一千三百余人),有五十多名教授和二百四十多名副博士。自一九三○年创办以来,这所学院培养的农业专家对格鲁吉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所学院最使我们感兴趣的是园艺、葡萄栽培系,养蚕教学研究系和公共职业系。
格鲁吉亚是苏联的葡萄之乡和葡萄酒王国。这里酿的葡萄酒畅销世界各国。格鲁吉亚农学院的园艺、葡萄栽培系专门培养种植果品蔬菜、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专门人才。各葡萄教研室的试验地里种的葡萄多达三千个品种。师生们潜心学习和研究如何提高葡萄产量,改良品种,改进生产工艺。
中国传统的养蚕方法和丝绸技术早已传入格鲁吉亚。这所农学院设立了养蚕教学研究系来培养高级养蚕师。这里有装备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还有桑树试验地,桑树和蚕博物馆、图书馆。该系除教学外,还担负整个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的养蚕和栽培桑树的科研任务。现在的主攻方向是防治病虫害和工业方法养蚕。这个系的情况使我们感触颇深,我们这个蚕桑的故乡是否有这样的高等学府来培养提高蚕桑产量和质量的专门人才?
别开生面的公共职业系旨在帮助其他各系学生在掌握本科专业之外获得第二职业的能力,设有讲演、新闻摄影、美术装璜、体育等专业。该系所有专业的教学和学习均在本科系的课余时间进行,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考试合格后发给国家承认的第二职业证书。这种学习方式既帮助各系学生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这所农学院由于教学、科研出色,荣获了红旗劳动勋章。
格鲁吉亚农学院文体活动的水平之高尤其令人叹服。该院获全苏戏剧会演奖,它的民间歌舞团甚至获得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国际青年联欢节大奖。学院为我们组织了由九名七十岁以上的老教师组成的男声合唱队演唱的精采民歌,听了令人终身难忘。小伙子和姑娘们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悠扬的音乐把大家带进了艺术的王国。不料,我们被请到了台上同他们一起跳格鲁吉亚民间舞。在友谊的海洋里,我们也尽情跳起来,居然获得了阵阵掌声和笑声。
话别时,院长表示希望同中国农业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表示希望他的学院的高水平民间歌舞团能应邀到中国献艺。我们相信,随着中苏睦邻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格奥尔基耶维奇院长的愿望是能够实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