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警徽应无尘——记洛阳市郊区公安分局局长张明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2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警徽应无尘
——记洛阳市郊区公安分局局长张明合
刘建权
河南省洛阳市郊区公安分局局长张明合有个习惯,每当他穿警服的时候,总爱用手轻轻地把警徽擦拭一下,使警徽闪闪发光。用他的话说:“警徽,是我们行动的准星,决不能让它沾污一星点灰尘。”
经他签办的户口数以百计,而他母亲和爱人的户口至今仍在农村
当个公安局长,权力不算小。捕人、放人、迁户口、办执照……许多事都经过张明合的手,但他觉得权力就是责任。
办农转非户口,是当今社会中“难中之难”的热点。农村有多少人为之梦寐以求,有多少人为之绞尽脑汁。张明合掌管着外地户口迁近郊、粮队户口迁菜队、近郊户口“农转非”的事务。然而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1984年以来,他经办的户口不下几百户,而他母亲和爱人的户口至今却仍然在农村。他兄弟几个都在城市工作,年岁已高的母亲就住在张明合家。别人多次劝他说:“你是公安局长,分局几户干警的农转非都解决了,你还不把老太太和你爱人的户口迁出来?”
张明合轻轻笑笑说:“转两个户口在我手里是不难,可我要是转了,原则就丢掉了。”
给他送礼的人有多少,他记不清,但他记清一条:从没收过一份礼
权力与不正之风本无缘,可“有庙必有烧香人”。张明合每接一个案子,五花八门的送礼者纷至沓来,简直使他应接不暇,但是,他坚持一条:送礼不要,请客不到,想用钱买法不行。有一位财大气粗的个体户违法打人。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他托人给张明合送了3000元钱和茅台酒、进口烟等物品,并捎口信说,只要能不受处理,再花两、三万都行。张明合一听火了,把说客撵出门,气呼呼地说:“你去告诉他,这一套在我这里行不通,他再有钱,也买不去法!”结果依法逮捕了那个罪犯。
对于一些出于感激之情的送礼者,张明合总是耐心说服、婉言谢绝。去年,洛阳矿山机器厂一名职工的家属符合“农转非”条件,可花了不少钱也没办成。张明合知道后,心里又气又难受。本来,这事儿不属于他辖区管,可出于责任感和同情心,他多次找市公安局领导反映情况,最后终于帮那位工人解决了家属户口。那名工人感激涕零,三番五次地给他送礼送钱表达感激之情,他都婉言谢绝了。
“谁给警徽抹黑,我就处理谁”
张明合从严治警,毫不含糊,对个别违法违纪的干警处理从不迁就。他说:“谁给警徽抹黑,我就处理谁!”一次,一个派出所所长因治安事件带着民警去打人,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张明合查清后,立即把那个所长免职。另一个派出所指导员盖私房,区政府发文件让一律停建,可他就是顶着不执行。张明合说:“好,你不听,那就处理你!”这个指导员被免了职。几年来,洛阳市郊区公安分局由于从严治警,干警的组织纪律性不断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破案率逐年上升。1987年以来,这个分局先后被上级授予“文明单位”和“廉政单位”称号,有12名干警立功受奖,张明合也被授予“市劳动模范”、“省优秀公安局长”的光荣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