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个理论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2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个理论问题
宋子和
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提法,同以往中央的有关概括和表述比较,突出了计划经济,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对立。什么是计划经济?它的涵义似可作如下表述,即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定的、为了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而自觉地有计划地把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地分配于各个部门,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这就是说,它不只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不能等同于计划调节。计划调节作为经济调节的一种手段和形式,资本主义也可以利用,而计划经济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体现,是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当然,这种计划经济制度的成熟程度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和公有制程度的提高而逐步提高的。
在当前的治理整顿中,强调计划经济,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有所扩大,行政性手段使用较多,会不会使改革走回头路,导致旧体制的复归?这是人们比较关注和担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强调计划经济的同时,不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即淡化和否定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和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都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可见中央现在强调的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过去那种否定商品、排斥市场的产品计划经济。坚持以这种思想理论为指导进行治理整顿,必然会同时深化改革,决不会使改革走回头路。
当前,在强调计划经济的同时,确实也要注意防止淡化和否定商品经济的倾向。对此,在认识上至少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石。如果否定这个理论,实质上就是否定改革开放。其次,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讲明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公有制的基础,二是有计划地发展。这两大特征会带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一系列区别。
             (摘自《南方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