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民族地区治理整顿应从实际出发——访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2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民族地区治理整顿应从实际出发
  ——访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
新华社通讯员 吴仕民 新华社记者 郑庆东
在我国幅员辽阔、情况千差万别的民族地区如何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如何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尽早走上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目前出现的困难,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困难。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制定的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是全国56个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今年54岁的司马义·艾买提从新疆调任国家民委主任已近五年,他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潮流开始打破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和僵化体制,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民族间和区域间的经济权益关系得到了调整,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同其他地区一样,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有的甚至更为严重。比如有的地区急于往前赶,建设战线过长;农业基础脆弱,粮食缺口较大;绝大部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很差;经济效益一般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着高消耗低效益、高投入低产出现象;非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人员过多,等等。
司马义·艾买提说,出现这些问题,有客观上的原因,但也有主观工作上的问题。因此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毫不犹豫地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
“在民族地区进行治理整顿有没有特殊性呢?”司马义·艾买提回答说,少数民族地区在治理整顿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和问题。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在经济膨胀和过热的程度等方面不同于一般地区,尤其是不同于沿海等发达地区。所以,治理整顿应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一些特殊政策和措施。党中央也已明确指示,在治理整顿中,对少数民族地区要继续贯彻执行扶植政策,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和增强自力更生能力,以逐步改变其落后面貌。
司马义·艾买提接着说,作为民族工作的职能部门,国家民委认为民族地区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和目标是:通过国家的大力帮助和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使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农轻重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向合理方向发展,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为今后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打好基础。他还告诉记者,国家民委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和要求,并向国务院提出一些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在谈到国家民委今年的经济工作时,司马义·艾买提指出,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期间,还要进一步落实关于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和牧区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牧区和贫困地区的草原、农田和水利等设施的建设,力争尽早解决无电县(旗)的能源问题,鼓励贫困地区立足开发当地资源,走种、养、加工三结合的脱贫致富道路。
民族地区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环节。司马义·艾买提说,各级民委要协同有关部门落实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政策和农业开发规划。他指出,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基础脆弱,中小企业多,乡镇企业起步晚、数量少、水平低。在治理整顿中对待乡镇企业,既要面对现实又要考虑到长远,着眼于帮助提高,凡有可靠资源、市场的尽可能通过整顿改造和扶持加以保留,避免大起大落。对散杂居地区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企业,也要实行保护、扶持、改造、提高的政策。
“发展边境贸易是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兴边富民和巩固边防具有重要意义。”司马义·艾买提强调,要在搞好边境贸易的同时,加强和完善口岸设施的建设,并依托口岸搞好纵深配置,使单一的过货点逐步发展成为多功能的口岸城镇,带动周围地区经济技术的发展。当然,对边境贸易既要开放,又要加强管理,以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供应工作,对当前在资金、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司马义·艾买提最后指出,“对民族地区来说,治理整顿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少数民族地区要紧紧抓住国家调整产业、实行产业倾斜的机会,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具有一定优势的农林牧业、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强内部经济活力。”他强调说:只有这样,我国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才能迅速走上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为社会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作出新的贡献,以无愧于已经开始的90年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