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他告别了“绿色的青春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4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他告别了“绿色的青春期”
董保存
军营是绿色的世界,军营是青春的世界。如果你穿起了酱黄色的校官服,乃至将军服,那就说明你已经离青春愈来愈远了。
部队作家刘兆林虽然没有授衔,校官服还是发了一套的。也许是从脱掉草绿色服装的那一天起,他便开始思索渡过的绿色的青春岁月了。于是,就有了那部在军内外引起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绿色的青春期》。正因这部被认为写出了一代青年真实而复杂的心理历程,深刻而质朴地反映了“文革”期间基层干部战士生活的长篇小说,评论家们认为,刘兆林正脚踏实地地走自己的路,不被各种各样的“风”所左右。用他们创作室主任、作家王中才的话说:“刘兆林找到了他创作的‘恒温状态’”。
一个作家能够不被各种各样的“风”所左右,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刘兆林是怎样找到这种“恒温状态”的呢?笔者认为,这是他深深植根于火热的军营生活中,和干部战士“一个锅里抡马勺”的必然结果。
熟悉刘兆林的人都知道,他是既幸运又不幸运的。不幸的是轮到他考大学的时候,大学“关门”了。幸运的是他在军装崇拜的年代里穿上了军装。刘兆林不是“半路出家”的军人。他从战士当起,班长副班长都干过。虽说班长这角色是“兵头将尾”,那段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可是大有益处。他从士兵堆里琢磨出了不少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味的东西,他自己称之为“军营文化”。
在刘兆林眼里,军营文化是极富有魅力的。要不,他怎么能一有机会就往部队跑呢!沈阳军区的部队就不必说,南疆前线,长江三角洲,都留有他的足迹。当然,更多的还是回他的“娘家”——曾经哺育过他的“母部队”。80年代初,他回那里代职,当营里的副教导员,使他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新的感触。他忍不住要写,先后创作出了《雪国热闹镇》、《雨后,山谷静悄悄》、《啊,索伦河谷的枪声》等作品。
军营生活给他带来了声誉,他却觉得自己的底气不足,他渴望着能有机会继续他的大学梦。他先是参加辽宁大学的函授,后来又考入了鲁迅文学院的作家班。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他觉得应该反思一下已经过去的军营生活了。有人曾经说过,刘兆林的创作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写军营,如《啊,索伦河谷的枪声》;另一条是写军营外的切身感受,如《爸爸啊,爸爸》、《我的大学》、《父亲祭》。这回,刘兆林把这二者结合起来了,写“我”的军营感受。
去年11月,刘兆林冒着严寒又回到了他的“母部队”所在地内蒙古的索伦。他这次回部队,是代理师政治部主任。战友们纷纷来看望这位“刘主任”——和他叙旧,给他讲故事,提供素材。自然也有人来打听,这次回来,要写点什么。
战友们、索伦的乡亲们对刘兆林可是寄予厚望。他们说:“上回你来,写了‘索伦河谷的枪声’,这回该写一部‘乌兰浩特的炮声’吧!”“写完了《绿色的青春期》,该写《黄色的中年期》或者是《成熟的而立之年》了。”
笔者问刘兆林:“是这样的吗?”他依然笑笑,露出了很白很白的牙。我这才发现,索伦河谷的风把他的脸吹得很黑很黑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