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中国儿童的欢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5
第3版(综合)
专栏:

  中国儿童的欢笑
本报记者 艾笑
4月25日下午,在京郊昌平县长陵乡卫生院接受预防接种的娃娃们,迎来了许多客人。这些客人是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艾尔柯拉先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巴守义医师,我国卫生部、全国妇联、经贸部的负责同志。
来到世上仅两个月的胖娃娃郭璨,在妈妈怀里兴奋得东瞅西看。一粒甜丝丝的小儿麻痹疫苗糖丸进了小嘴,不会儿功夫就被吮了个精光。他的妈妈杜秀红告诉客人:“孩子出生后交20元钱投了‘计划免疫保险’,国家就免费管到7周岁,可以不得小儿麻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等传染病。”
昌平县卫生局局长兰士宝说:“以农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在昌平已从70年代的突击式接种,发展到现在的门诊随时接种和医生巡回上门服务的程序化管理,形成了可靠的防病屏障。1959年的一次麻疹流行,合并肺炎而死的患儿全县就有322人;60年代中期,全县30万人中每年都有麻疹患者1万多例;8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的麻疹的发病数就降到百例以下。去年,40万常住人口的昌平,全县只发生2例麻疹病人,1例流脑病人。白喉有12年没有发生,小儿麻痹也已11年没有发生了!”
从昌平看全国。参观的人们回忆起我国解放前的婴儿死亡率是200‰以上,而肺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等呼吸道传染病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投入,已有6亿多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为我国提供了2000万美元的疫苗冷藏和运输设备。现在,1700多辆防疫专用车奔驰在全国2900多个县区,运送新鲜的冷藏疫苗。艾尔柯拉先生在考察中国儿童免疫工作后,高兴地说:“中国在计划免疫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对全世界是一个鼓舞,起了带头作用。”
我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儿童免疫接种率已达到90%以上。这个数字,为中国儿童健康、欢乐的原因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